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 是从中华文明基体论出发、以改革为方法、以公正价值为导向、努力将制度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以使以民主集中制为内核的中国模式更有竞争力的政治思想体系。也就是说,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至少包括了中国文明基体论的认识论、以改革为方法的方法论、以公正为导向的价值论、以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协调的制度论、以中国模式为宗旨的目的论。连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中介机制是民主集中制, 没有民主集中制, 再好看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转化为治理能力。
本书主要回顾了在过去十年间(2006—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研究团队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同运行阶段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基本判断、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这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预测事后大多得到了中国经济实际运行情况的检验。报告中还有大量政策建议得到相关领导人的批示,从而为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持和参考。本书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十年间工作成绩的总结,更是激励我们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实现服务社会的宗旨。 毛振华 杨瑞龙 刘元春等著(毛振华,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执行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等职务。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杨瑞龙,江苏昆山市人,中国经济学家。 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87年在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丹麦奥登塞大学访问进修。在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非均衡经济学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科研处处长、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