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7
25
[华商报] 官员8小时外应受监督
来源:华商报 nads01


    2014-07-25  华商报  记者 王黎莉

 

 

 

 

       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首份反腐败研究报告《如何治理“一把手”腐败》。报告对2000年至2014年厅级以上贪官的腐败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六成为“一把手”,近八成在党委工作。

  这份由该院副院长聂辉华教授和研究员仝志辉共同撰写的46页报告,聚焦党政“一把手”腐败治理。报告提出,预防“一把手”腐败,可实行“差额提名”,同时,应实行现代“品位分等制”,对一些低级别职位上的优秀官员给予更高的权力、待遇。

  报告还建议推进纪委系统由半垂直管理向全垂直管理过渡,加强对“一把手”“8小时之外”的监督,加强自下而上的监督;及时公开招投标信息和结果,减少项目腐败;通过公开财政收支细目,减少“三公”腐败;通过公示官员财产,减少隐性腐败。

  A “一把手”腐败国企最集中

  报告通过收集整理了2000年到2014年3月底所有公布的厅局级官员腐败案例(包括367个厅局级及以上官员),发现“一把手”腐败现象尤其值得关注,而且国企最集中。在367个厅局级及以上腐败官员中,曾经担任“一把手”职务的有219名,占大约60%。从行业分布上看,党委、政府、交通、司法以及国企等部门的“一把手”更容易腐败,他们成为“一把手”腐败的主体。聂辉华认为,由于目前缺乏对“一把手”的有效制约,因此能够公开察觉的“一把手”腐败案例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说明“一把手”腐败的后果往往比公开预期的要更严重。

  B 交通、土地、建设领域腐败高发

  此外,报告特别指出,近年来,交通、土地、建设等部门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党政“一把手”掌握了工程、土地、房屋等重要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恰恰是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高租金、不透明、垄断性的生产要素。结合前面关于腐败的理论分析,这些领域完全具备腐败的三个要素:权力大、寻租多、难监督。根据媒体报道,前几年,河南省交通厅四任厅长相继落马。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全国有13个省市交通厅(局)的26名厅局级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在收集的厅局级腐败案例中,来自交通和城建两个部门的腐败“一把手”有20名,占全部腐败官员的9%左右。

  C 47%厅级及以上贪官曾包“二奶”

  报告涉及的367个厅局级及以上腐败官员中,有172名官员曾包养“二奶”,占47%;有44名官员曾在政法系统任职,属于“执法犯法”,占12%;有24名官员曾在中央部门任职,说明腐败从中央到地方无孔不入,占7%;63名官员曾在国企任职,占总数的17%,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国企官员占官员总数的比例。因此,国企的腐败问题很可能比党政机关更为严重。报告分析认为,国企的腐败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国企直接涉及经济交易,权力的寻租空间更大。而且,由于国企干部一方面享受行政级别,另一方面又享受市场化待遇,更容易通过市场交易掩盖腐败事实,导致反腐败的难度更大。

  D 女性干部腐败比例低于男性

  从性别上看,女性占全部厅级贪官的3%。在219个腐败的“一把手”样本中,女性只有3名,占1%左右。根据中组部的数据,2009年全国省部级以上干部中,女性比例为11%,地厅级干部的女性比例为13.7%,县处级干部的女性比例为16.6%。相比于女性干部占全部干部的比例,女性干部腐败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报告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女性相对谨慎保守,更害怕贪污受贿的风险,另外由于家庭分工的原因,女性腐败的机会相对较少。从全部腐败厅级官员的学历上看,大部分腐败官员的学历在大专以上。其中,大学本科占37%,硕士占42%,博士占9%。 华商报记者王利民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

  建议实行官员现代“品位分等制”

  关于研究初衷

  “一把手”腐败的后果更严重

  华商报:你们手工收集整理了2000年到2014年3月底所有公布的厅局级及以上官员腐败案例,是如何收集的?

  聂辉华:我们通过各个网站查那些被查处的贪官,我们把这些资料综合在一起,把重复的剔除掉,尽量把资料补全。这个报告我们从一年多前就开始准备,有三四个学生帮我收集,收集资料就用了大概半年多。

  华商报:你们一共收集了367个厅局级及以上贪官,为什么要定在厅局级及以上?

  聂辉华:因为厅局级及以上官员(副厅级——副国级)被抓之后,都会被媒体曝光,媒体报道比较充分,相对而言样本比较全。而处级及以下的官员信息不全。

  华商报:那为什么要出这样一个报告,初衷是什么?

  聂辉华:第一,腐败问题比较严重,大家都很关心;第二,好像还没有一份报告专门聚焦“一把手”腐败,因为“一把手”腐败的后果更严重,而“一把手”在腐败中的比例又比较高。

  关于数据

  2013年落马官员数量猛增

  华商报:在2000年到2014年3月底这14年里,反腐数据有何变化?

  聂辉华:按我们的统计,2000年-2007年,每年被抓的厅局级及以上级别官员都是10个左右,2008年是16个,2009年是28个,2010年是17个,2011年是20个,2012年是21个,2013年突然达到159个。

  华商报:现在不时爆出官员患抑郁症的消息,对于官员压力太大这种说法,您有何看法?

  聂辉华:首先也许存在选择性偏差,大家只看到官员有抑郁症,但也许别的群体也有抑郁。目前我们没有数据可以判断说,官员得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其他行业。

  华商报:您觉得,您这个报告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聂辉华:我们提出了几个反腐败的策略。比如说,限制“一把手”的腐败,我们提出“差额提名”,过去组织部门经常只提名一个人,这个人一般是“一把手”授意的,没有选择空间。如果必须至少提名两个人的话,“一把手”看中的那个人,如果品德能力不行,那么其他人可以投票选择另外一个人。这样可以牵制“一把手”的权力。

  第二个亮点是,我们提出官员现代“品位分等制”。现在是你的职位上升了,你的权力待遇才会上升,导致大家都想往上升,但上面没那么多位子。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干得好,他在原地不动,就可以升为副厅级、正厅级,他可能会在一个地方安心干。这就是低位高配。现在已经有高配了,但高配在什么职位上推行,以多大的比例推行,都没有制度化,没有大规模推广。

  关于监督

  “官员应牺牲一点个人权利”

  华商报:您的报告中提到要限制“一把手”的权力。有人会说,如果“一把手”不能管人、不能管事,那他还能管什么?

  聂辉华:他不是不能管人,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以前的人事任命,一般是“一把手”主导,他以前有90%权力,现在可以把这个权力减到60%,给他逐渐限权。当然,要限制“一把手”的权力,也要限制他的责任,不能一个地方出了什么事都找“一把手”。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一定是权力和责任对称。

  华商报:您的报告中提到,加强对“一把手”“8小时之外”的监督,这会不会侵犯官员的隐私权?

  聂辉华:我相信纪委系统有办法在保护人权和反对腐败之间作出平衡。没有完美的东西。你既然当了官员,应该牺牲一点个人权利。在国外就有这样的案例,如果两个企业老总在一起打高尔夫球,就可能被人告发,因为他们可能在一起进行价格合谋或形成垄断。

  我所说的“8小时之外”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监督娱乐场所,如果一个官员老是出入高端娱乐场所,那么他是不是应该纳入监控范围?

  华商报:像这种监督,会不会需要很多人力去解决?

  聂辉华: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大。如果有好的制度,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制度不好,你弄多少人也不行。只要把握几个关键问题,比如说把用人腐败卡住了,把财产公示抓住了,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

  华商报:通过这个调查,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聂辉华:我没想到在这些被抓的官员中,“一把手”所占的比例这么高,占60%。我以前估计可能占30%左右。 (欢迎关注人大国发院新浪微博 @人大国发院微信公众号RUC_NADS

 

 

      原文地址:华商报 http://hsb.hsw.cn/2014-07/25/content_8544269.htm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