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0
20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召开
来源:

10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在北京香山首农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讲坛的主题是“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讲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刘谦副教授主持。她介绍了此次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其中包括浙江大学人类学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庄孔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创建秘书长、顾问徐杰舜教授,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张世保先生。此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媒体等各界同仁,共计一百余人参与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赵旭东教授在开坛致辞中提出,如今田野资料来源多样化,如何把材料拼成崭新的人类学图景,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刘少杰教授指出,人类学同社会学相比更注重的是文化与田野。此次会议彰显了人类学敢于接触前沿问题的胆识与魄力。庄孔韶教授则回忆了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成立之初的情景,也是与网络、通信现代化息息相关,并对现阶段网络研究从哲学到技术层面的的探讨进路提出建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张慧老师受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之一《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委托宣读致辞:《探索与争鸣》杂志一向致力于为学者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自媒体在微信时代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这样的热点问题,也为《探索与争鸣》杂志所关注,并成为支持本次会议的初衷。 

 

 

 

 

 

 

在接下来的主题演讲中,刘少杰教授的演讲围绕“网络社会主观空间的现实性与演化趋势展开”铺陈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网络空间立足于生活,具备实践的品质,是一簇簇现实的社会现象而非“虚拟”交往,并且这种实践性使网络空间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群体形式。朱晓阳教授则以“线上线下的民族志:以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为例”为题,从自身多年的田野经历出发,结合个案谈“线上-线下”的田野如何发生,认为线下的田野经历为线上的田野工作提供支持。方李莉研究员发言的题目为“人类在彼岸的世界中注视自己”,她认为当今的人类学研究面临从“向后看”到参与未来创新的转型,从对群体的研究转向对个体的关注。有关微信民族志的讨论,是一场从对人的物理空间的研究迈向虚拟空间研究的讨论。在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研究员看来,“文”是代表历史、过去以及曾经的辉煌,而“化”则代表着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过程。而“微信民族志”就是“化”,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他通过大量的视频记录了花树凹的一年四季并且印发了第一部以微信朋友圈出版的小册子。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姬广绪副研究员的演讲主要讨论网红及网红经济对于中国现在经济生态之间新关系的解读。腾讯研究院社科组高级研究员彭宏洁的发言则基于此思考:人类学针对微信民族志的研究究竟是现有的线下的民族志的研究并通过微信、互联网工具做传播,还是直接将微信或互联网做为本体进行研究?

下午的分论坛,分别在三个会场同时进行。第一分会场的主题为“人类学与微信民族志”,主要围绕微信民族志相关议题的理论、形成机制、方法论展开;第二分会场探讨的主题为“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以微信民族志的个案为主,分析微信时代的特征、功能、关注的群体等等;第三分会场则更突出对新兴前沿问题的关注,以“微信民族志与文化实践”为主题,探讨了包括微信红包、“梗”、粉丝群体的网络民族志研究等各方面的议题。各组代表的讨论热烈而酣畅。

讲坛闭幕式在各分会场的讨论与评议结束后进行。各分会场代表总结了各自会场的讨论情况并推举出十篇优秀参会论文。赵旭东教授主持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对本次会议的赠书仪式,并作总结发言。至此,此次学术研讨会宣告正式闭幕。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刘谦  罗士泂)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