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9
22
加强两界协同创新 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举办公共政策讨论会
来源:2015-09-25 人民论坛网 hmj


2015年9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举办主题为“北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智库建设”的讨论会, 来自高校、机关、研究团体、媒体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研讨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加强智库基础理论研究,突出思想智慧。


人大国发院副院长王莉丽在致辞中说,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都为中国智库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智库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开发水平、知识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和作用,建立一套制度安排;加强以思想创新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和公共外交。


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荣誉一级教授黄顺基提出要加强智库基础理论的研究,针对当前国家发展研究过程当中的前瞻性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科学的理论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林坚认为,“智”包括智慧、智力、智能,突出思想智慧,体现思想闪光;“库”是库存、储存,预先有很多的准备,需要什么就可以供给,它是思想库、资源库。针对北京智库建设进行经验总结、分析,要在把握国内外智库兴起发展的历程、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北京的智库建设,把它具体化,进行准确的定位,具体内容包括智库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目标任务、实施措施、运行机制,等等,完善两界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两界高峰论坛、专家研讨活动、跨界学会专题联席会议协同创新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人大历史学院教授毛佩琦认为,智库要在决策前参与,而不是对政策进行诠释,要有独立性;要允许智库有多种声音,允许智库用多种渠道去发言、发声;但也不能放任不同意见和极端的意见的泛滥,这就需要有智库的评价体系;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鼓励智库主动提出问题、自我出题,去建言献策。


第二,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力量,推进协同创新。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军指出,面对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超大城市发展和首都城市功能发展所引发的各类难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决策,等等,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力量,探索智库创新之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治理和科技创新发展献计献策,因此两界理性对话、协同创新的智库建设,不仅十分需要而且意义非常重大。


北京市社科联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杨提供了书面发言,认为制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智库建设规划,不单纯是致力于促进两界的合作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推动智库建设与两界工作的现实合作,形成更高层次更全面的战略协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推动两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王莉丽指出,要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因为智库从事的研究都是要解决当前中国与世界面临的紧迫性的政策和战略研究问题,仅靠一个学科或者若干学科很难得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多机构的协同创新。


林坚认为,针对北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智库建设,要有战略思路,形成总体构架,明确两界协同创新,发挥智库功能,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定位清晰,产出成果。在总结两界协同创新工作经验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智库理论创新,培养智库人才,推进成果转化应用,为发挥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力量,服务首都创新城市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人大信息学院教授方美琪谈到需要思想的解放和开放的氛围等,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人家即使说的东西和以前不一样,也不要把别人打死,要有前瞻性;应该开阔思路,要尽量看到新东西,很多进步都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起协同,最关键的是创新。


第三,加强智库方法论研究,强调创新思维和复杂性思维。


黄顺基教授强调要应用社会系统工程方法,就是在新形势下处理新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核心就是从定性到定量,“总体设计部”就相当于智库;智库不仅具有知识与信息采集、存储、调用、分析与综合的功能,更重要的它是具有产生新知识和新智能、智慧的功能,它可以用来研究理论问题,又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景源提出,所谓智库就是人的智慧的集中,智库是用脑子建立的,它是社会智库,是社会需要的智慧;社会智库应该是有智慧的人的思想碰撞的结果,智库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一些人的理论、智力的碰撞,不是哪一个人独断来搞的。智库要重视方法研究,如马克思“从后思索”方法、“超逻辑”方法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框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解放思想的理论,要完整地理解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人大信息学院教授陈禹强调,最基本的理念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智库建设的生命力;认识复杂系统,中国经济、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要摒弃那种简单化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基础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现实问题研究三个方面要互相支撑。


第四,针对现实问题,提供新的工具和举措。


人大国发院副院长伍聪介绍了人大国发院在探索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经验。


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研究室许海分析了北京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的是创新性不足、积极性不足、协同性不足、影响力不足,提出未来的思路和建议:第一,要改变观念,实现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型,更加注重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要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第三,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第四,要构建适用于智库产品能够创造而且发挥作用的通道;第五,要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协同发展的机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协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同、国际和国内研究力量的协同,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爱华从项目管理角度提出了看法,如智库成果购买等;认为中国人有智库建设的长远历史,要把已有的人才含量、已有的资源含量把它们整合起来;要注意有的创新案例的负面效应,以免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从知识利用的视角谈了关于智库建设的思路,决策本身需要知识和信息,包括思想系统利用的一个过程,要把原创性思维传递给相关机构;实际上存在一个好的决策和坏的决策两种情况,要做好决策,就要充分利用两方面的知识,即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大学是一个新思想、新思路不断激发的地方,要把大学研究的知识跟实践的知识快速结合,建立一种运作机制。智库包括思想型的智库和政策型的智库:思想型的智库是提供创制的制度安排的新思路,具有原创性;政策性的智库是提供政策改进所需要的具体的创新性的手段、工具,要总结经验,可以推广和复制,让大家参考,通过识别能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


林坚指出,要针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围绕北京“十三五”规划思路,特别是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协同创新的研究,形成系统的报告,探讨助力北京发展的政策建议。


来自香港的民间学者林子提出构建“中国学研究平台”,多种观点都融入这个开放的平台;有位领导说得好:离开了领导的研究是白研究,离开了研究的领导是瞎领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围绕国家的发展和战略非常重要;要建立工作机制、经营平台;搞智库,要跟踪世界发展和社会出现的动态,每天发生的事情一定要跟踪;要做田野调查和深度调查研究,不能想当然,需要对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索;民间和官方、大学要相互交流、对话。  


会议认为,要开展多学科的对话和合作,立足中国国情和首都特色;智库建设与两界工作的融合问题,最终落在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上,要以具有可操作、针对性的制度和措施来给予回应。



原文链接:http://politics.rmlt.com.cn/2015/0925/403576.s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