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2
08
“新形势下俄罗斯与欧亚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许勤华 hmj

1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共同举办了题为“新形势下俄罗斯与欧亚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三十名专家学者就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问题、叙利亚与阿富汗问题、欧亚地区极端势力形势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陈新明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2014年以来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乌克兰危机的深化、叙利亚冲突的升级增加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全风险。欧亚地区未来如何发展,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是欧亚学界的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时殷弘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欧亚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欧亚地区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问题的焦点地区。对这一地区安全形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对中国国际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兼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认为2015年欧亚大陆风起云涌:地缘政治复杂,俄乌之争白热化;大国博弈加剧,印日美纷纷造访;全球油价暴跌,油气黄金时代已过;国家战略重叠,俄“欧亚经济联盟”、哈“光明大道”计划、中“一带一路”倡议;美欧经济制裁,推动俄向东发展;能源阅兵中俄联手,欧亚陆权重新凸显。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将军强调欧亚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区,冷战后美国发动几场局部战争都比邻这个地区。颜色革命最终也瞄向这个地区。正是美国的战略错误和不当作为,将欧亚比邻的多国拖入了战乱不断的灾难深渊,严重损害了整个欧亚大陆,欧亚地区的稳定。伊斯兰极端势力恐怖暴力活动将处于活跃期、多发期,存在向欧亚地区蔓延的现实危险,这就是一大挑战。


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研究员概括了近年来俄罗斯的国际环境,认为俄罗斯整个安全环境在恶化,这是一个趋势,节点就是2014年。从2014年开始俄罗斯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它所没有预见到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对它是非常不利的。这个趋势还在发展,也就是说俄罗斯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也是一个状态,标志就是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今年又有新的爆发点,就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已经开始动手。围绕着前面乌克兰的问题,实际上就直接和乌克兰政权发生了冲突,又波及到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很多制裁就是这个链条当中的一部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苗华寿教授指出考虑问题不是光从苏东地区来看的,而要从大战略上里考虑。比如说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我们国家的大战略中利和弊做了分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博士指出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非常高涨,但是也是暗流涌动,潜藏很多安全风险。执政精英内部正在发生着非常明显的分化,财富知识精英在加速外流,一般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政治冷漠,有一点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令人担心的静默状态。你看不出大的反对派,没有大的反对派,但是危险恰恰在于即使没有反对派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历史经验多次表明,有可能发生非常大的危机。


北京师范大学李兴教授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在高层政治方面对接没有问题,货币问题比较少,现在问题是低层政治方面的对接有待加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员执行副院长关贵海副教授则表示不同的文明就一定有文明对话,欧亚经济联盟是文明对话,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文明对话,不应该仅仅从学术界定。 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田春生教授认为世界格局因俄罗斯而变,观察世界格局的任何走向与变化,在当今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卢布兑美元的汇率将在低位徘徊,未来的汇率将可能维持在50—60卢布一美元。不仅由于低油价的影响,而且由于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实行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主的宽松货币政策,从俄罗斯政府来讲它并不希望卢布很快回升。


中央编译局徐向梅研究员指出俄罗斯今后就算走出衰退但不代表就能增长,因为这个结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它在未来也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或者几年低增长的状态。如果解决不了这个结构问题,这是俄罗斯本质性的短板,是能被人掐住脖子的缺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许涛研究员认为中亚各国20多年发展以来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但是总体上共性的东西还有,如果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就是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到现在为止没有固定下来,各国目前还没有找到,或者说实现这样一种选择,就是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模式。这本身就有一个风险,像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基本上还是靠能源,靠资源发展,资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秘书长杨相红研究员表示中亚地区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明显增多,中亚国家经济总体下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中亚国家内部矛盾也是增多,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域外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进入新的阶段,这种竞争和矛盾加大使地区内国家间相互协作和合作更加困难,促使中亚国家外交出现分化。现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正处于冷战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时期。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吴宏伟研究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域外的因素对中亚到底有多大威胁,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状况,极端主义自身的威胁,美国提出撤军以后阿富汗问题对中亚能够造成多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虽然在里斯本条约之后形成了一些决策,但是中东欧16国形成一致的外交决策其实非常困难,而且它没有可以自我依赖的硬力量,所以在欧洲的安全更多依赖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俄罗斯试图发挥影响,但是要恢复到以前的可能性很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欧洲室主任马希普指出中东欧国家跟中国的关系现在是比较好的时期,我们跟东欧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非常复杂的阶段,从早期50年代非常友好,60年代文化革命开始,中国和中东欧的关系冻结了,基本上停滞了,没有什么关系了,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才恢复跟东欧国家的关系。目前我们的关系是处于最好的阶段,我们有1+16,有“一带一路”的机制,中东欧地区占了我们“一带一路”1/4的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苏畅博士认为目前极端思想传播加强,传播方式多样化,极端组织通过网络、学校、家庭进行传播,极端思想影响加深。第二个特点是主要在境外活动,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北部。第三个特点是恐怖袭击事件有所增多,伤亡不大,影响极其有限。第四中亚国家面对的问题有相同的,有不同的。第五是小型极端组织增多,内生性比较强。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旭博士认为欧亚地区极端势力总体形势有三点:伊斯兰国本身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伊斯兰国本身在中东地区的存在。2.阿富汗和谈以及阿塔内部重组整合的问题,这也是阿富汗塔利班内部是否会分裂,分裂之后极端派别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问题。3.巴基斯坦主要是去极端化和反暴恐能力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晶晶博士把国际安全问题分为三大类:基础性安全问题、衍生性安全问题、外溢性安全问题。基础性安全问题可以涵盖传统安全问题,衍生性安全问题涵盖非传统安全问题,外溢性安全问题所指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交织、转化,发生异化的领域。。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