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3
18
[光明网]马亮:生育养育教育,公共政策如何设计共“育”未来
来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提案议案有许多都是“育”字当头,同生育、养育、教育等高度有关。

人口出生率低迷,人口老龄化加剧,要不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是否需要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些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同人口红利有关,但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叠加,使人口未来走势堪忧。与此同时,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人口出生小高潮,令人担忧生育政策是否需要方向性转换。

很多适龄夫妻之所以不愿意生育,同目前的养育成本过高密不可分。无论是入托难、无人照料,还是学区房一房难求和课外辅导压力山大,都让一些想生而不敢生的家庭望而却步。为了鼓励人们生育,代表委员提出了延长产检、夫妻同休产假等建议,期望降低人们的养育成本,进而激励年轻人成家生子。但是,这些政策在刺激生育方面的效果如何有待评估,政策对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副作用也值得评估。

如此多的提案和建议都不谋而合地围绕“育”字相关的问题,足见人们对此形成了共识。这些问题长期累积并交叠在一起,带有极强的共性色彩,的确到了需要更加高度重视的新阶段。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着力解决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一老一小”问题。养老和托育问题针对的对象不同,但都是涉及人口的再生产和家庭的整体性。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家国同构和家文化,对“育”字相关问题的注重也是对中国家庭传统观念的政策回归。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表现为如何满足以家庭为核心的生育、养育和教育需求。党在执政重心上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加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考量,而不仅仅是经济属性和工具意义。

之所以众多城市都卷入“抢人大战”,就在于各地日益认识到人的再生产问题是未来城市活力的主要寄托。这也说明推动这些方面的改革可能会有更大的群众基础,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因此,不应将人视为单一或原子化的个体,而是要凸显以家庭为中心的政策设计,通盘考虑人作为家庭一份子的需求。

对生育、养育和教育等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样引发人们对如何“育”的热络争议。代表委员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持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尽管都是“育”的问题,但是在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乡村,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却可能大相径庭。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下,公共政策面临“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尴尬境地。

这些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的头等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做出庄重承诺,“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为此,要更加注重加强民生投入和创新民生政策,下大力气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使老百姓的福祉能够踏踏实实的不断提升。

“一老一小”的问题带有跨部门和跨层级色彩,比如养老托育涉及28个部委、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协同推进。在政策实施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动。这些领域的难题带有联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唯有政府、市场和社会携手推行一揽子的政策组合,才能共同破解问题,避免政策单打一和顾此失彼。

与此同时,要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将资金精准输送到各个家庭。去年中央政府建立了资金直达机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在财政支出方面可以采取类似举措,将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家庭,使众多家庭真正受益。

“育”字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长期性,政策见效也慢,监督和考核的不足使政府关注不够。过去各级政府对养老托育不重视,同其难以衡量绩效和见效慢不无关系。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各级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特别是在民生方面政府要“交账”。目前来看,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政府绩效的关联性还不够,绩效指标仍然是以投入和产出为主,而很少涉及结果和影响。政府不仅要看花了多少钱,还要看花钱的效果如何,特别是各项财政支出有没有实质性解决问题并有效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31faf313c11c45e2a67052e2017add9c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