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停步。当前,教育资源的供需关系调整,教育治理的实践导向增强,教育改革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育与市场经济、公共民生等领域的关系深刻交织,教育改革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指引教育改革的方法论也必然需要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入把握教育改革规律和特点,立足教育科技人才的耦合性、时代新人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教育改革社会情境的复杂性,以系统思维和全球视野前瞻教育改革,用统筹兼顾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改革方法论的高度创造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即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五个重大关系的重要论断,揭示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是对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法论的守正创新,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正确把握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
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是从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法论要求。一方面,服务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支撑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民生的改善、人民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必须建立在国家的发展基础上。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措施,往往能够带动产业升级、价值链提升、就业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改善等积极效果,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张力。支撑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表现为长期性、规划性和全局性的面向,强调将社会资源集中配置给具有发展潜力与竞争优势的特定对象。而满足民生需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往往具有现实紧迫性,注重社会资源均衡配置,特别是要向面临发展困境、缺乏竞争优势的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实现不同价值取向、发展面向、利益诉求之间的平衡可谓是异常艰巨。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既要巩固基础,也要追求卓越,公平和质量都要兼顾,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呈现出复杂化的阶段特征。教育改革必须更好回应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的差异化诉求,一方面要保证资源总量,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还要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有个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夯实基础、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等四个方面的改革需求将会长期共存,共时性特征将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加有效优质供给,增强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从而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差异化需求。
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综合性职能,是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表现最为鲜明的教育阶段,尤为注重实现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统一。一方面,高校要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领域和医疗卫生、幼儿保教、老年护理等重点民生领域,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战略性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秉持开放共享的数字教育理念,促进数字教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同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坚持公平包容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消除数字壁垒、弥合数字鸿沟、缩小教育差距,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跨学校、跨区域传播分享,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群体也能平等地搭乘数字时代的快车;积极参与县中托管帮扶、公费师范生培养、国培计划等行动计划,助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是从人才核心素养综合性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法论要求。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也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人才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指向人才发展的多维度和均衡性,要求人才不仅在智力、知识方面得到发展,还要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均衡提升。教育强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既不是只知之乎者也、不问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书呆子”,也不是身体孱弱、哀哀怨怨的“病秧子”,而是兼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创新等多种关键素质的时代新人。
在“五育并举”之中,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五育之间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十分突出。例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等顽瘴痼疾难以根除,指标化、功利化、片面化、绝对化的评价标准和教育导向屡禁不止,家校社都深陷于“唯分数”“唯升学”的怪圈,教与学都跌落在竞技化、内卷化的泥淖,造成了教育价值观的扭曲和教育功能的异化,严重背离了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一些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应试能力很强,但综合素质弱,特别是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成长和滋养,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的职业志趣与人生志向,往往缺乏内生性持久性的奋斗动力,缺乏攀登高峰的追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的教育阶段,在做好“五育并举”方面更是责无旁贷。一是要变革知识学习方式,推动五育并举齐头并进。在知识学习方面,当前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仍停滞于前工业时代,注重考查学生对已有科学事实与结论的记忆情况,而非创新创造的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已经到来的数智时代存在脱节,亟需围绕新时代所需的数字素养等人才核心素养打破重构。另一方面,应当运用系统思维,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避免五育之间结构失衡、各行其是,促进五育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上的协同交互、相辅相成。二是要继续画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心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加强德育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思政课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办成品牌,推动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还应不断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真正做到各门课都能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协同共建,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三是要持续推动评价体系改革,发挥好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可以说,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仍然是高校多年来亟待解决但未根治的难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让与师生紧密相关的评价制度真正从“指挥棒”转为“推进器”,不再唯“数量”,更要看“质量”;不再顾“一头”,更要讲“多元”;不再唯“分数”,更要重“能力”,鼓励学生突出个性、全面发展,让各类人才都有出彩的舞台和机会。
正确把握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从教育价值实现情境性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法论要求。教育作为沟通人和社会的重要桥梁,具有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双重属性。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教育在培养个体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等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指,教育应当突出其在社会系统中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帮助、引导个体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供给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由此观之,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本质在于把握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良性互动。本体价值为工具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而工具价值既为新的本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又成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一种制约。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既要考虑当下需求,又要做到适度前瞻。
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环节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存在结构、质量、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教育的工具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发掘仍然不足,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关键基础部件等新兴产业中普遍存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现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牵引,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摆在关键位置,在时代发展中主动求变,因时因地调整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加快构建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供给体系,努力让每一位人才都能人尽其才,为社会持续进步累积源源不断的动能。
面向未来,高校在正确处理培养人才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时,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完善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二是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打造新时代实践育人体系为重点,联通社会、科研与创业三大实践板块,完善实业实训就业指导体系,主动参与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涯规划,塑造学生的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三是要充分发挥“基础科学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科技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加快形成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高效循环的体制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正确把握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
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是从教育监管要求适度性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法论要求。所谓规范有序,是指国家通过完善有关学生行为、教师职业道德、校园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统一、规范和高效的制度体系,严守教育活动的各种底线红线。这不仅是对教育过程的约束,更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所谓激发活力,强调尊重教育主体的创造性,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鼓励引导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外活动,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规范有序是基础,激发活力是关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轮驱动,推动着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不断向前发展。
应当看到,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还面临着组织性与自主性的张力缺乏动态平衡的挑战,未能妥善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例如,各类繁复的检查、评估等行政管理程序引发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问题,严重损害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又如,个别中小学校和教师为了规避学生校外活动、体育运动与教育惩戒中的潜在法律风险,而人为压减相关活动,怠于履行教育惩戒职责。相比于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格外强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却因为不同行政部门的博弈、高校内部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较大挑战,诸如人才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与创新密切相关的领域依然存在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影响科研创新的活力。
面向未来,建设教育强国应当准确理解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深刻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改革方向和战略重点,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及制度体系,深入推进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大力增强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完善学校治理,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体系与监管机制,全面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维护师生生命安全,保障校园环境稳定,创造有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另一方面,要深化高等教育人才评价、资源配置、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完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揭榜挂帅”等科技悬赏制改革,在保证科研经费服务公共利益、确保经费全部用于项目研究相关的基础上,赋予科研项目团队和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营造灵活、宽松、便利的科研环境。
正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是从教育发展方式融通性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法论要求。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反映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历史传统、民族性格与精神气质,是基于各自自然与社会环境主动性的文化选择结果,表现为本土化与国际化两大面向。扎根中国大地对应本土化的面向,强调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现行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防止全盘西化、挟洋自重、学术殖民。而借鉴国际经验对应国际化的面向,强调教育的人类性和世界性,要求通过吸收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成功模式、前沿热点、有效策略,为本土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镜和丰富灵感,促进教育创新与国际交流,避免孤芳自赏、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相统一,既保证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本土适应性和生命力,又赋予了其国际视野和前瞻性,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并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处于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的前沿,既享受了最多的国际化红利,也最容易陷入国际化迷途。例如,有的高校过于看重国际大学排名,崇尚数字里的“国际化”,以降低留学生入学标准为代价盲目扩招国际学生,以科研成果国际发表的体量和难易度确定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评价体系中对国际刊物“高看一眼”,极大地抑制了本地学术生态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加批判地使用西方概念、套用西方理论、宣传西方思想,不仅自身陷入西式思维定式和逻辑陷阱难以自拔,而且将这种思维情绪和错误观念传递给学生,甚至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和行政权力实现这种畸形学术生态的再生产。这些乱象与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面向未来,高校在处理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秉持全球视野和中国观照,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二是固本培元、以文化人,积极构建回应中国之问、指引中国之治、阐释中国之理的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国际学术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三是开放自信,加强平等对话、互学互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程设计、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共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奋力书写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高校崭新篇章。
(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理事长。原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2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