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6
05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康之:承担起建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使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hmj


       2015-06-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成长了大致20多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对这个学科范围中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需要对这个学科在中国社会治理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作出评价,需要对公共管理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需要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所应承担的科学使命提出一些预测性的意见。


       一门学科能够得以成立,第一,至少应当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群落;第二,应当拥有自己的问题阈,也就是说,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第三,还应该有多种相互竞争的理论;第四,在工具的层面上,应当整合出具有自身学科特征的方法。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依然是非常勉强的。

 

       但是,如果我们并不是把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已经成熟的学科来看待,而是把它作为一门亟须建立的学科对待,就可以忽略上述四个标准。这样,我们只需要一个标准,即是否既有的各门学科不能满足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而需要一门新的学科来研究和回答社会治理中的诸多新的问题。就社会治理的现实而言,其中包含着一些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公共行政学的盲区,这就需要有一门新的学科来加以填补。从历史上看,在20世纪初,公共行政学之所以能够从政治学中脱胎出来,就是因为行政的管理化而出现了一个政治学的盲区,以至于需要通过公共行政学科的建立来解决政治学无法回答的问题。现在,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也是因为出现了一些在传统的成熟学科框架中无法回答的新问题。在此意义上,公共管理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学科,它根植于社会治理现实的要求。

 

       公共管理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而公共管理学就是关于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科学。公共管理学是适应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社会治理要求而出现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它应当关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遇到的那些新问题。我们时代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这是我们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最根本性的区别。这样,公共管理学所要解决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社会治理。保守地说,是要通过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去回应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要求;更进一步地说,是需要根据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现实去再造社会治理模式。

 

       从近代以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中,我们看到,法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依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世纪中期开始,经济学也告别了仅对私人领域发挥影响的状况,直接地对社会治理发表意见,甚至一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我们既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这些学科所作贡献的基础上的。但是,当这些学科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类社会还处在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状态中,这决定了我们的社会治理模式是能够满足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要求的,包括线性的认识论思维方式、静态的定量分析技术、秩序至上的按部就班操作等等,都是在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显得非常有用的社会治理技术。然而,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使这一切都变得不再适应,甚至经常性地显示出失灵的状况。所以,正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呼唤出了公共管理这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而且是担负着重建社会治理模式使命的新学科。从历史发展来看,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重建的要求,正是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公共管理学,这就决定了这门新学科必须承担起建构一个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使命。


       http://www.cssn.cn/zzx/201506/t20150605_2022814.s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