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1
11
[中国国土资源报] 许勤华:APEC,亚太能源合作一路前行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nads01

 

       2014-11-11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许勤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际能源战略中心主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11月7日至8日,APEC外交和贸易双部长会议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为即将于10日至11日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做最后准备。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三大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目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改变,亚太地区作为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正日益显现。而APEC合作机制为我国在亚太区域内寻求能源合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平台和讨论空间。本期将系统梳理近十年历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的主题,并特邀有关专家介绍当前APEC区域的能源安全形势,分析我国在APEC区域内能源合作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亚太能源携手十年路

 

——APEC历届能源部长会议主题盘点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随着能源格局逐渐变化,亚太地区作为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正在日益显现。特别是近十年来,全球都在关注“能源消费引起的人类学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APEC各经济体对能源问题也日益重视,历届能源部长会议的主题均有不同侧重。

 

第十一届主题:携手通向未来的亚太可持续能源发展之路

 

时间:2014年9月2日

 

地点:中国北京

 

会议就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亚太地区能源投资和贸易、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持续社区、促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等四大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并发表了《北京宣言》。宣言明确,21个成员国将共同致力于构建亚太能源安全新体系,承诺2030年APEC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地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2035年将亚太地区的总能源强度比2005年降低45%。

 

第十届主题:亚太地区的能源安全:新的挑战和战略决策

 

时间:2012年6月25日

 

地点:俄罗斯圣彼得堡

 

与会各经济体就能源政策、能源展望、能源安全倡议短期和长期举措、能源贸易与投资、节能提效、天然气与核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会议还通过了APEC第十届能源部长会议圣彼得堡宣言《能源安全:挑战和战略选择》。

 

第九届主题:通往能源安全的低碳之路:以能源合作促进APEC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0年6月19日

 

地点:日本福井

 

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安全合作、提高能效、更加清洁利用化石燃料、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展、智能电网技术、低碳城镇示范项目等方面的议题。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能源部长会议《福井宣言》,以及中国和日本共同倡议的APEC低碳示范城镇项目,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作为首例低碳示范城镇。

 

第八届主题: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保护和多样化以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时间:2007年5月29日

 

地点:澳大利亚达尔文

 

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减少在能源投资和贸易方面的阻碍、促进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会议通过了旨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达尔文宣言》,强调各成员应加强应急机制,以应对短期能源供应紧缺和中断的风险。

 

第七届主题:如何应对高油价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时间:2005年10月19日

 

地点:韩国庆州

 

与会者就如何应对高油价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商讨对策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形势将会持续下去,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多的战略石油储备,共同努力开发新油田,投资新的炼油厂,以及寻找替代能源。与会各成员能源部长还同意建立由官方和民间共同参与的“APEC天然气论坛”,以便探索在亚太地区促进天然气开发,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会议同意设立由官方、民间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工作协商会议,讨论促进能源投资和改善各成员投资环境等问题。

 

【动力因素】

 

能源优势互补的共同诉求

 

APEC已发展到了21个成员经济体,它们分布于亚洲及太平洋沿岸的广阔区域,各成员体资源能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APEC能源合作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但影响APEC能源合作的因素众多,如能源市场消费机构、能源存储分布结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等经济因素,国内政治制度、世界权力分配格局、地缘政治等政治因素,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都成为了APEC能源合作的动力或制约因素。

 

经济体之间的资源能源禀赋的差异性

 

虽然APEC经济体大部分属于能源进口消费型,但具体考察各经济体资源、能源禀赋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比如,APEC的21个经济体中,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2007年底其石油探明储量为794亿桶(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6.4%),产量为491.3百万吨,天然气储量为44.6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5.2%),产量为6074亿立方米;加拿大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也比较丰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有部分石油出口;澳大利亚、中国、美国煤炭资源较为丰裕。所有这些,都使不同的经济体之间有了能源互补的空间,借助便利的地缘优势开展能源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参与方各取所需。

 

能源开发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性

 

解决APEC自身的能源需求,除了从区域外进口,积极勘探和开发区域内能源、资源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区域内的一些经济体某些能源储量丰富,但目前的产能开发相对不足或者运输困难,这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而目前,全球国家和区域的能源市场对贸易、竞争和外来投资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开放。此背景下,在资金、技术方面拥有优势的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就可以参与到能源开采与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即使能源、资源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其他参与方能够获得所需能源,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此外,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环保、能源运输、新能源等领域存在的技术差距,也使APEC各经济体可以开展包括技术共同研发、技术转让,以及以技术换市场等方式在内的经济技术合作。

 

追求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性

 

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是“能源消费引起的人类学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正是这种对人类共同命运超越疆域的关注和忧虑,为APEC能源合作提供了精神上的引领和支撑。其实在APEC成立之初,能源环境问题就开始进入该组织的讨论议题中。在已经召开的七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中,每届会议都在关注本区域能源现状,讨论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化石能源使用的环境负外部性,需要APEC各经济体通过合作,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开发新能源等来共同治理。APEC能源合作倡议的3E目标(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可以看到对于区域能源环境未来的关注。

 

【制约因素】

 

权力制度文化的多重困境

 

权力因素:复杂的能源地缘政治竞争关系

 

APEC区域整体能源供需关系紧张,加之域内几大主要国际政治力量对本区域的战略侧重,APEC区域形成了竞争性的能源地缘关系。在区域内部,相关各方积极争夺有争议的油气资源,如我国南海和东海的油气资源;在区域外部,为获取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美、日、中、韩等主要经济体之间也互相竞争,如在俄罗斯、中亚、中东等地区的能源竞争。所有这些,都影响到APEC能源合作的进展。

 

制度因素:APEC合作方式面临的困境

 

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合作,在内部动力、外部压力及相互依赖的推动下,APEC产生了一种区别于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特殊运作机制,即“APEC方式”。这种机制推动了APEC区域的发展,在众多成员之间形成了聚合力。然而,这一方式亦有其背后的逻辑和现实的困境:推动区域沿着经济自由和合作的道路进展越是顺利,APEC面临的困境也就越大。其困境具体体现在:自主自愿与效率得失、监督成本和进一步制度化障碍等。自主自愿保障了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但在能源合作中要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合作协议,需要旷日持久的多方磋商。即便最终达成协议,也可能会与开始预设的目标相去甚远。而强调灵活性则使监督机制软弱,导致机体行动陷入困境,并使机制失去效率,这使APEC合作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差异及后冷战思维的影响

 

APEC地区经济体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发展程度来看,有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虽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能阻碍能源合作在内的经济合作,但至少是一个消极因素。APEC地区曾是冷战地区,冷战时期形成的“非友即敌”冷战思维以及旧安全观在该地区仍有一定影响。区域内部分国家未能彻底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缺乏互利共赢观念,一些经济体在能源合作方面所持的观念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零和游戏”观念。即,一国所得为另一国所失,而非相互依存观。因此,目前区域内经济体对多边能源合作方式的理解,还更多地停留在能源贸易等一些简单的形式上,建立区域能源市场、共同石油战略储备,以及组建国际能源开发团等形式合作,尚未正式启动。

【机遇与挑战】

 

合作共赢中加快能源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已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我国保障自身能源供给安全、缓解日益激烈的能源竞争态势的政策选择之一。我国能源对外合作战略担负着极为艰巨的任务,既包括保障境外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和安全输送,又包括通过国际合作促进能源技术进步、能效提高和环境保护。

 

有学者指出,为了保障我国油气安全,必须积极而有步骤地融入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我国应更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包括积极参与APEC能源部长级会议和能源安全论坛。因为在APEC框架下,与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出口国合作,可以保障能源进口来源地稳定,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供给程度;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国合作,可以缓和国际能源竞争态势,协同保障中东、非洲等能源产地较好的供给环境,共同应对能源市场的风险。

 

可以说,APEC能源合作机制为上述合作的达成,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平台和讨论空间。那么,我国在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多边能源合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又有哪些呢?

 

从能源多边合作看结构调整契机

 

我国自1993年成为APEC成员以来,积极参与APEC能源方面的合作并努力实施有关能源倡议,在提高能效、节能、能源对外开放、能源部门改革、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增加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多边合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参与能源多边合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参加1996年至今的各届能源部长会议,参与能源工作组会议及其各项活动,派出专家参加能源工作组及亚太能源研究中心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在本国主办APEC能源合作的相关活动,承办了两次能源工作组会议及能源工作组各专家分组的活动。此外,积极倡导开展地区能源合作。

 

APEC作为一个制度化程度发展相对不足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主要依靠目标设定作为发展动力,具体到APEC能源合作也是如此。APEC能源合作机制的运行,一般都是先由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某些合作倡议,能源部长会议照此进行具体的协商及政策制定,随后再由能源工作组及亚太能源研究中心等机构具体落实并监督执行情况。由此可见,能源合作倡议在APEC能源合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区域内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及消费国,我国多次就开展和加强APEC能源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在能源需求与消费市场的话语权日益增大,也被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看成在该地区能源合作的领头羊之一。我国将被授予与实力相匹配的权利及义务,也将面临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比如,自EWG37后,澳大利亚将卸下1990年来担任的能源工作小组(EWG)主席与秘书处的职务,此前许多经济体提出希望由中国接任这一职务。考虑到我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已经在EWG多个专家小组担任主席职务,熟悉了各专家小组的计划申报及执行流程,我国没有接受提议,此职务将由美国接任。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这三个议题在过去几年来逐渐主导了EWG会议研讨及工作方向,得到APEC各经济体的认可。由于能源政策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新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后美国将利用其主席的职位,顺势在APEC地区推动更多大型的能源合作计划。这对正在积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走循环经济道路的我国也是一个契机,良好的合作将有助于我国推动本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及促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强化区域能源合作迎接三大挑战

 

无论是我国今后接受能源工作小组的主席一职还是推动各个专家研究小组项目的执行,或加强与APEC其他经济体能源合作都会遇到一些挑战:

 

挑战一为如何增信释疑,使各方正确认识我国能源安全政策。面对我国巨大且持续扩大的能源需求,许多APEC成员表示了关注和担忧。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为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正常的海外能源外交行为常常受到诟病,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我国在区域能源合作中发挥作用。

 

挑战二为如何慎重对待敏感性,协调域内各经济体关系。能源具有的重要战略属性使各经济体对能源安全问题极为敏感,为了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它们相互之间时常会展开激烈竞争。比如,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博弈中,中日两国围绕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开发,以及关于输油管道建设的“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此外,我国与个别周边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性及油气资源的战略属性二者的叠加,使这一问题更具敏感性。这种复杂而又敏感的国际关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APEC能源合作中发挥作用。

 

挑战三为如何鼓励本国工商业企业和民间力量参与APEC能源多边合作。工商业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合作的政治敏感性,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企业也是大部分能源合作计划或倡议的最终实施者,APEC能源合作机制层面及政府层面的合作协议,最后也要落到企业等具体机构进行落实。如何鼓励企业及民间力量介入,不仅是APEC框架内能源合作,也是我国参与其他多边能源合作中,最值得探讨和关注的焦点。

 

原文地址:中国国土资源报 http://www.gtzyb.com/guojizaixian/20141111_75830.s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