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3
14
[前线]张云飞:习近平生态治理方略的空间维度
来源:2016-03-14 前线 hmj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从空间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为我国形成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指明了方向。


国土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空间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围绕着“自然-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生态空间思想。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空间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继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新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在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同时,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们必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进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的任务。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为了有效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这一战略不仅适用于全部国土,也适用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布局。


目前,我们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避免规划的部门化、分割化和孤立化,推进“多规合一”。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坚持统筹领土、领海和领空的生态文明建设


捍卫国家生态环境整体权益。我们不能将“环境权”仅仅停留在公民个体的层次上,而必须将之扩展到国家层面上,扩展到国家的全部领土、领海和领空上,从整体上捍卫国家生态环境权益。


过去,我们较为重视捍卫蓝色国土安全、发展海洋经济,而忽视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大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利用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因此,我们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构建科学的自然岸线格局,开展蓝色海湾整治,维护自然岸线的连续、完整和统一。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我们必须将陆海空的资源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整治统一起来,统筹领土、领海、领空的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立体方式推进生态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建成美丽中国。


大力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就规划和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二是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三是要防治“城市病”,推进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要求,必须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上,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供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随着生产发展和城市发展,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日益扩张,而生态空间不断萎缩。萎缩的生态空间反过来致使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难以维系,最终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其目标是,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要害和基础是,在维护生态空间完整性、稳定性、多样性的基础上,要不断扩展生态空间。在建设绿色北京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加大城区绿色空间比重,而且要加大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保护和维护力度,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在推动形成京津冀生态共同体的过程中,同样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为此,北京市必须对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周边地区作出生态补偿,为探索区域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方式作出探索性的贡献。只有坚持区域生态公平,我们才能建设好绿色北京。


综上,生态文明建设和和生态治理,既有其时间维度(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其空间维度(谋划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较为重视前者;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前者的同时,我们突出了后者,力求将二者结合起来。围绕着优化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立体化的生态治理方略。这一方略成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必将推动我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www.bjqx.org.cn/qxweb/n240963c1159.aspx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