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9
15
[联合早报] 仝志辉:制定政策去除外农过客心态
来源: nads01

2013年09月15日   联合早报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农活后继乏人及种地农民的老龄化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隐患。而近年来由于城郊农业兴起、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城乡差距等原因,从事农业生产的外来农民(农漂)在发达地区及城郊却有增长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最近一份调查报告称,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大量外来务农人员填补了当地农业人口转移形成的劳动力缺口,成为不可取代的务农新群体。

经济效益吸引农漂到城郊务农

2010年上海外来务农人口达13万人,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27.6%;北京2012年外来务农人员有12万人,大多数在城郊种菜,其中男性占61.8%;在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由于当地青壮年农民绝大多数外出求学、打工经商,务农人口屈指可数,外来农民已成为当地务农的主力军。

“种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在务农收入微薄的现状下,追求经济效益是外来农民继续务农主要原因。与留守的传统农户相比,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上较积极主动,并倾向于投入技术、资金,顺应市场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据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上海城郊,外来农民四分之三从事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生产,仅四分之一种粮食。而当地三分之二农户则仍按传统习惯,选择种粮食。

在北京城郊土井村,外来农户平均每亩地年收入1万5000元(人民币,下同,3000新元),一个承租两亩大棚的农户,一年收入不低于打工所得。而在经济发达的浙江上虞,外来主动务农者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是当地传统务农者年收入的九倍。

对于这个与传统农户有较大差别的新群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仝志辉受访时指出,外来务农者的大量出现,是中国农业转型中一个过程。相较于以劳动投入为主的传统农业,外来农民增加了技术资本的投入,产品更面向市场,代表了中国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外来农民虽在农业技能、效率上比在地农户有一定优势,也渐成为所在地不可或缺的农业劳动力,但因户籍制度的制约,外来农户在惠农政策、农地经营权,以及社会保障上还难享有与在地农民同等的待遇;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或将影响所在地的农业生产。

仝志辉:制定政策去除外农过客心态

虽然外来农户在城市居住时间多超过五年,但七成外来农户的土地承包时限仅为一年,仅有3%在五年以上。农地使用的不确定性,地租年年上涨,外来农户由此产生的“过客”心理,对迁居地缺乏认同,而缺乏长远规划的状况也势必影响在地农业、农村的良性发展。

有调研指出,外来务农人员“突出表现为掠夺式经营,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一定程度影响了农产品食品安全、农田生态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仝志辉针对分析说,改善外来农民的境遇,不仅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让外来农融入所在农村村委会社区,也有助于社会稳定。

他分析说,发达地区的在地年轻农民出去打工,剩下的务农老人对于在地农村事务并不关心,但外来务农人员多属青壮年,如能给予在地化待遇,使其融入在地事务,有助于所在地农村、农业发展。而且,农村社区消化能力强,外来务农人口数量并不太多,粮食补贴,农业技术培训都可做到。

他强调说:“外来农现象在大城市郊区非常普遍,针对这些人群制定农业政策,给予平等化待遇,依赖他们,是一个必然趋势。”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