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杨光斌,博士,河南省桐柏县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民主理论和国家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比较政治评论》主编。
主持人:袁训会 共识网编辑部主任
【核心提示】
1、谈到自由民主,不得不提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即以选举式民主为核心的自由民主已经彻底胜利,世界上没有对手了,可谓高处不胜寒。福山自己早就不好意思再提什么历史终结论了,全球思想界也早把“历史终结论”当做一种对发展中国家讲的“励志”笑话,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为福山辩护了,人家自己都不当回事了。
2、竞争性选举或者说熊彼特式民主,不但在非西方国家遇到了挑战,就是在西方国家也遇到了巨大的质疑。比如说奥巴马为什么能上台?西方人可能因为政治正确即种族问题而不会讲,其实就是因为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非裔,尤其是南美或者是墨西哥的这些少数族裔在选举的时候一看到奥巴马的肤色,不用思考,肯定就选他。
3、最近一个由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个教授合作完成的报告在广为流传,这份报告主要从政治经济决策过程来验证美国的政治性质究竟是精英主义的、大众主义的还是利益集团的?结果找出来1779项政策议案,得出结论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寡头政治国家。
4、民主是一个世纪工程,国家建设次序是一步一步来的。但是冷战的结果是什么呢?两大阵营竞争,自己经过百年才演化出来的模式往其他国家硬推。社会主义阵营是这样,西方阵营也是这样,往往不顾他国的历史过程也要让其他国家实现终端性的模式,这样我称之为“错序”了。
5、我们生活在中国,我们认为有很多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经历的囚徒,自己生活的不满被放大,被认为是对政治的不满,是政治体制造成的。人容易这样,可以理解。霍布斯说:“人性是这样的,总是拿着放大镜看自己的问题,拿着望远镜看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问题你看不见,自己的问题再小也看得很大。
6、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中国的治理成就有目共睹,发展得不错。因此中国发展模式应该是有的,而且是比较成功的。既然如此,党争民主对很多人来说(包括我本人)可能都是不能接受的。
7、过去别人老是问我们为什么不搞竞争性选举,回答说国情,这种说法就太没有力量啦,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升到理论上、概念上、体系上去说,这才有说服力。
8、《世界政治》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公民组织与魏玛共和国的崩盘》,是纽约大学Sheri Berman的,讲的是意大利的法西斯和德国的法西斯是怎么来的?原因都是产生于发达的公民社会。国内的读者可能听到了以后,会觉得大逆不道。可是这就是历史。中国走到今天,再也不能把一些似是而非的没有历史基础的概念和观念当做信仰了!
9、法治3000年,自由500年,作为大众选举的民主也就只有100年。这是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还不错的原因。一个制度是内生性的、渐进性的演化而来,有法治、有自由、有市场、有民主。
10、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单单是在政治上怎么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话语权的建设。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的话很容易形成做得可能还不错,但因为没有话语权只能用别的话语权来解释,结果自己否定自己。
11、我们一般会认为很多**件是基层老百姓对中国最不满。调查报告出来发现错了,基层老百姓都只是程序上的不满,如果得到了补偿和校正,这些老百姓恰恰是现状的接受者。什么人最不满呢?既得利益阶层。
12、权力受约束的政府如果没有能力,也是老百姓所不希望的。因此我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国家有能力。
访谈全文地址: 共识网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4071610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