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1
14
[人民论坛] 张云飞:从“维护稳定”到“创造稳定”——中国特色稳定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之道
来源:人民论坛 nads01

 

2015-01-14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在当代中国,稳定是硬任务。在现实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维稳怪圈”:越是重视和加强社会稳定,越是引发和加剧社会冲突。究其原因,就在于稳定工作一度出现了价值迷失,只是为了稳定而维稳,没有完全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稳定工作的根本目标。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精神,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同时,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建立和完善“创稳工作模式”。

 

实现稳定工作目标人本化的战略依据

 

稳定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目的价值。事实上,稳定工作只是维护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手段,因此,必须将人本化确立为稳定工作的价值目标。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社会历史主体问题直接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同样,稳定工作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必须坚持这一立场。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将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中的“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稳定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讲话精神,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人本化确立为稳定工作的价值目标,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工作的正确方向。

 

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的重大责任。人的需要(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主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尽管这种理论认为上述五者依次从低向高排列,忽视了各种需要存在的同时性及其满足的同时性,但是,它所确认的安全需要的基础性地位的观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安全需要主要包括人身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只有在人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能正常地生活和生产,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明确要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突出了安全工作的人本价值取向。由于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件和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同样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作为稳定工作的内在价值追求,将之贯穿到整个稳定工作中。

 

体现社会管理人本化要求的具体选择。做好稳定工作,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事实上,人本管理是整个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的重大趋势。人本管理思想强调,要让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企业管理相比,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尤其要突出人本原则。社会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文化利益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扶危济困,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稳定工作同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意愿、利益和安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善治。

 

总之,实现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成效和得失,决定着稳定工作的可持续性。

 

实现稳定工作目标人本化的主要对策

 

实现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努力。

 

实现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尽管我们认识到稳定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和任务,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将防范和化解**件作为稳定工作的重心,较少追问**件背后的深层根源。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件是由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的权益受到无端侵害而诉求无门、解决无望的窘况造成的,至少是由于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具有维权自救的性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2(2014)》显示,环境污染是导致万人以上**件的主要原因,在所有万人以上的**件中占50%;劳资纠纷是导致千人至万人**件的主要原因,在此类**件中占36.5%。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却将“维权”行为看作是不稳定的因素,将“维稳”视为绝对的至上的价值。这样,就颠倒了维权和维稳的关系。目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处理维权和维稳关系的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同时,必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只有依法执政,彻底斩断权力和资本的联姻和勾连,才能有效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才能有效预防社会冲突的发生。据此,我们必须将稳定工作的重心从“威权维稳”转移到“维权创稳”上来,从“强势维稳”转移到“民意创稳”上来,将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化解稳定难题的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事业单位改制、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市场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涉法涉诉等方面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显然,只有确立维权创稳和民意创稳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

 

实现治安工作重心的转移。治安工作是稳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做好治安工作的基础。但是,以往的治安工作多采用上级推动下级行动的模式,重控制而轻管理,重管理而轻服务。现在,严峻的稳定形势倒逼治安工作,要求采用以民意为导向的治安工作模式。在平安建设中,一些地方公安部门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的工作理念,形成了“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民警围着群众工作转”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确立“民意主导治安工作”的模式,将治安工作的重心从控制转向治理、从管理转向服务,将公安机关打造成为服务型机关,将公安干警塑造成为服务型干警,将治安工作转化成为服务型工作,必须确保人民公安的人民性。为此,一是必须把民意主导贯穿于问题发现、工作推进、矛盾化解、监督评价等治安工作的全过程,把为民、爱民、便民、安民、惠民的要求体现在治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这里的“民意”是广义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只有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够对治安工作和公安干警产生基本的信任,才能够自觉地配合做好治安工作和稳定工作。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对待少数犯罪分子的态度和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区别开来,对待参与**件的普通群众尤其是利益受损群体、弱势群体和不明真相者,必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法约人,情理交融,德法并用,这样,才能减少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和抵触情绪,才能增加人民群众的理解度、信任度、亲近度和参与度,才能做好治安工作和稳定工作。三是要彻底清查和整顿公安干警队伍,改变公安干警的自身形象,提升公安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为民、爱民、便民、安民、惠民的政法干警队伍。目前,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截止到2014年9月底,中央政法委三次公开通报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表明了政法机关坚决查处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总之,“民意主导治安工作”的模式就是以民意为基础、以民意为标准、以民意为指向的治安工作模式。

 

实现稳定政绩考核重心的转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必须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将之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简单地采用稳定一票否决制,加上一些部门、地区和干部利欲熏心,反而导致了影响甚至是颠覆稳定的后果。例如,由于过去单纯以信访数量的多少为考核标准,结果一方面引发了民间的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甚至是恶性上访,另一方面引发了一些官方的常态截访、异地截访甚至是暴力截访。这样,就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对此,2014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地域特点、信访总量、诉求构成、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等因素,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推动各地区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上。为此,要坚持量化考核和综合评议、上级评议和群众评议、平时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在总体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必须在发展、改革、稳定、民生四者构成的整体框架下,确立“以人为本的稳定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在正向指标上,必须将人民群众对稳定工作的知晓度、信任度、满意度、参与度和支持度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指标,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断完善稳定工作。二是在负向指标上,必须对未经民主协商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贸然进行征地、拆迁、改制而引发**件的责任者依法严肃处理,必须对暴力征地、暴力拆迁、暴力改制、暴力维稳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在激励机制上,在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前提下,必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作为选拔、重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四是在否决方式上,在坚持党委领导的前提下,要将上级否决与下级否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否决中的作用;同时,要依法引进第三方力量(社会稳定评估机构)对稳定成效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必要时采用第三方否决。可见,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稳定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就是要在稳定工作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原则,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

 

总之,我们必须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中国特色稳定工作的基本价值目标,贯彻到整个稳定工作中。

 

实现稳定工作目标人本化的配套措施

 

做好稳定工作涉及到社会系统的一系列复杂因素,还必须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

 

正确处理稳定工作目标人本化和服务中心工作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是人民幸福和社会福利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前提,因此,突出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不能冲击和淡化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从综合国力和人均水平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稳定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因此,我们既不能用稳定绑架发展,也不能用民意绑架发展。如果生产力长期发展不上去,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尊严。究其实质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的不稳定问题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的,是发展仍然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的具体表现。但是,任何发展都有其价值取向,始终存在着为谁发展、由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受、发展成效由谁衡量的问题。在现实中,许多不稳定事件往往是由在经济发展的旗号下扰乱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是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引发的。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原则,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绩效由人民衡量。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抛弃以GDP(GNP)论英雄的思维定势,确立发展的人文指数,大力推动科学发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单纯政绩驱动下的功利主义引发的不稳定问题。

 

正确处理稳定工作目标人本化和教育引导群众的关系。坚持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不是无原则地放纵群众尤其是无理取闹的群众,更不能容忍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在加强依法治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进一步凝聚稳定共识,以筑牢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稳定是硬任务”的科学命题,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稳定共识。我们要教育人民群众认识到,没有稳定,不仅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而且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尊严也难以得到保证,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围绕凝聚社会稳定共识的任务,必须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要加强事前防范。各级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必须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引导群众依**、理性维权,自觉维护稳定。二是要加强事中调节。当**件已经发生时,各级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必须对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做好灭火、降温、劝导、明辨、说服、化解和制止的工作,对责任者要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和监督工作,要学会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三是要加强事后警示。当**件平息以后,除了对受害者进行思想安抚和心理救助、对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和思想改造外,各级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之转化为制度设计。总之,实现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必须将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统一起来,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好公民是善治的主体。

 

当然,改革和创新稳定工作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稳定工作目标的人本化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一起来,进行系统设计,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总体突破。这是不同于以往的维稳工作模式的创稳工作模式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

 

要之,只有始终坚持人本化的价值取向,实现从维稳工作模式向创稳工作模式的创造性转化,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工作的可持续性,有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原文地址:人民论坛 http://www.rmlt.com.cn/2015/0114/368329.s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