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9日 来源:和讯网 作者:陈雨露 马勇
编者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130多个国家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危机的预防、遏制和救助措施,由于各国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成效也差异颇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各有什么利弊,哪一种优势更强一些。
20世纪80年代以来,130多个国家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银行问题,既阻碍了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危机的预防、遏制和救助措施。尤其是当严重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尽快阻止危机的蔓延和扩散,并尽可能地降低危机援救和处置的经济成本,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危机后各种政策措施的效力评价。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后常用的政策工具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危机遏制阶段的相关措施,二是危机处置阶段的相关措施。前者主要包括存款冻结、银行休业、一揽子担保计划、流动性支持、降低储备要求等,后者主要包括政府干预、国有化、银行关闭、兼并、向外资出售、资产管理公司、重新资本化等。从已有文献来看,对这些措施的经济评价主要从其带来的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分析切入点包括经济增长的恢复情况、产出损失的大小、危机时间成本的大小和财政成本的高低等方面。
对于大部分银行危机的处置措施而言,资产的重组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策议题。但危机期的银行资本重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资金来源、金融工具的设计、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以及政府的退出方式等诸多方面。尽管在近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对银行的财政援助通常都没有被货币化,但如果能建立一个可以对货币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价的理论框架,无疑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危机处置方案。非常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的文献依然严重不足。虽然有关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案例和经验研究,已使我们对摆脱银行危机的路径有了一些了解,但总体而言,对防范和抑制危机的各种政策措施依然缺乏充分的实证评价。
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我们以198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40次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为基础,对金融危机后常见的15种主要应对措施((1)大规模政府干预、(2)流动性支持/紧急贷款、(3)重新资本化、(4)银行关闭、(5)兼并、(6)资产管理公司、(7)国有化、(8)IMF援助、(9)向外资出售、(10)降低储备要求、(11)不干预技术破产银行、(12)存款人承担损失、(13)一揽子担保计划、(14)存款冻结、(15)银行休业)进行系统性的实证评价,以强化对危机后不同政策措施的认识并制定正确的救助计划。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主要考察在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后,不同国家所采用的危机应对措施在抑制危机方面的经济效果。因此,模型设定中被解释变量主要为反映危机抑制效果的危机持续时间、危机成本和经济增长表现,主解释变量则为各种具体的危机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1.危机发生后,大规模政府干预、流动性支持/紧急贷款、重新资本化、银行关闭和兼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5项危机应对措施,但大规模政府干预和流动性支持/紧急贷款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财政成本,而重新资本化和兼并则分别伴随着危机持续时间的延长和产出损失的上升。
2.危机发生后,使用频率最低的非常规应对措施是存款冻结和银行休业,在全部40次样本国家(次)中,仅有阿根廷(1989、2001)、巴西(1990)、厄瓜多尔(1998)和乌拉圭(2002)在危机期间采用了这两种措施(或其中之一)。从经济影响来看,存款冻结和银行休业均对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有负影响,但存款冻结似乎有助于缩短危机持续时间。
3.存款人承担损失和IMF援助这两种措施似乎有助于降低危机的时间成本(缩短危机持续时间),但IMF援助同时伴随着较高的财政成本和较低的危机期间经济增长率。
4.一揽子担保计划和国有化都是经济成本相当高的危机应对措施,不仅会产生较高的财政成本,而且还通常伴随着较高的产出损失。其中,一揽子担保计划虽有助于提高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但危机后的经济增长却相对较低。
5.不干预技术破产银行对危机后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向外资出售则对危机后的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此外,向外资出售和资产管理公司均伴随着较高的财政成本。
原文地址:http://opinion.hexun.com/2014-03-19/16316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