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2
22
【中国环境报】为什么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专访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张云飞教授
来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围绕相关问题,本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云飞教授。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应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张云飞: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地从旧的生产力向新的生产力转型的过程,从客观上来说,它是以绿色、智能、泛在为趋势和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生产力的质的跃升。从理念上来说,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样态和质态。

从发展动力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坚持创新发展的生产力。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凭借经验积累进行生产。在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变成了一个自觉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当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标识。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

从发展机制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坚持协调发展的生产力。西方社会的传统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不均衡的后果,我国传统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彻底有效地突破不均衡的障碍,新质生产力是谋求协调发展的生产力,致力于通过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从发展条件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具有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等特征和弊端。新质生产力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等特征和优势,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

从发展成果分配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生产力。西方社会传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等严重的社会后果,我国传统生产力起初是按照梯度方式发展的。现在,在消灭剥削和消灭绝对贫困的前提下,新质生产力应该坚持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坚持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的各方面成果。

从发展环境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坚持开放发展的生产力。在西方社会,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也导致了不平等的发展。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了传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而有效弥补了发展短板。现在,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顺应全球化转向引领全球化,促进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和绿色发展。

这样,以创新为主导作用,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和束缚,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和优势,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效统一。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云飞: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现了发展事实和发展价值的统一。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和落实“新的生产力理论”的必然选择。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生产力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当中也包括科学。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生产力的同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们党又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论断;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要求。从“第一生产力”到“先进生产力”再到“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动力、新质生产力向现代先进产业形态的转化路径、绿色生产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践,我们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语境在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保证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必须避免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世界历史的格局当中,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移植和选用先进生产力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社会发展是由各种弯道超车形成的非线性发展过程。在当下,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必须建立在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只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安全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

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在西方社会,由于以实现剩余价值为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因此,即使其技术水平再高也难以称得上是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要在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必须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就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环境报: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那么应如何看待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

张云飞: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通过技术创新、劳动创新、产业创新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系统。

技术革命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机制。现在,绿色、智能、泛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显著标识和成果。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发展,绿色技术成为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成果,能够将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向整个社会发展提出了绿色化或生态化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这样,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科技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环节。生产力是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主体三者构成的系统。在劳动对象上,传统生产力以矿石等不可再生的物质实体为对象,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新质生产力以信息(生物信息和电子信息)等可再生资源为重要劳动对象。与物质实体相比,信息具有可无限复制和增殖的特征。这样可以有效节约物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劳动资料上,传统生产力以大机器体系为主要工具,在扩展人的体力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生态环境问题。新质生产力以智能硬件等自动化工具为劳动资料,实现了人、机、网的有机结合,扩展了人的脑力,可以有效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劳动主体上,传统生产力主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质生产力更为注重人力资本的实力,更为注重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劳动者从事智能创造的水平和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物质载体。科技创新和要素重塑必然带动产业及其结构同样向绿色、智能、泛在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以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调发展为途径,将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统一起来,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统一起来,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生态经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最终,新质生产力应该体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上。

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逐步落实的过程。

中国环境报: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张云飞:由于具有资源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高污染等特征和局限,传统生产力实质上是“黑色生产力”。其实,这是一种破坏力。与之不同的是,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是将生产力的生态化和生态化的生产力统一起来的可持续生产力,或者说是生态生产力。

从根本上来看,生产力的三个因素最初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自然界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即使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人最初也是自然存在物。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将手臂、肌肉等自身的自然力调动起来,作用于外部自然界的过程。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改变了外部自然,而且改变了自身的自然。如果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超过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阈值,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必然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爱护自然要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有序进行。可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保持绿色底色,是生产力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一般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有效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重塑,新质生产力就是将绿色、智能、泛在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成果用于生产力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过程,从而成为了绿色生产力。从科技动力来看,绿色生产力实现了从要素投入为主向科技投入为主的转变,是以绿色科技为驱动的生产力。黑色科技是以牛顿机械力学为范式的科技。绿色科技是以复杂性、非线性为特征和范式的科技,是以生态学为范式的科技。从劳动对象来看,绿色生产力是以信息等可持续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力。从劳动资料来看,绿色生产力为以数智手段为主要工具的生产力。从劳动主体来看,绿色生产力是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武装起来的一代新人为劳动者的生产力,是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劳动者的生产力。在绿色科技基础上,对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重塑,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由此,我们可以对第一个问题进一步作出这样的回答:新质生产力是按照绿色、智能、泛在的原则和要求实现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生产力,能够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产业未来应如何厚植绿色底色?

张云飞: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厚植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产业的绿色底色。

在发展理念方面,我们要大力提升和扩展对绿色发展的系统认知。在人口因素方面,我们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更为重视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将加强和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作为战略方向。在资源因素方面,我们要坚持节约发展的理念,减少和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走内涵扩大的再生产路子。在环境因素方面,我们要坚持清洁发展的理念,要更多地通过科技和法治等方式实现高水平保护,将环境污染有效降低下来,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废弃物处置方面,我们要坚持循环发展的理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和提升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在能源和气候因素方面,我们要坚持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能源革命,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在生态系统方面,我们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大力防范和化解生物安全风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统筹推进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核安全,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要坚持预警发展的理念,防范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挤占生态安全有可能引发的灾害,大力发展可持续的避灾经济和避灾产业。只有将绿色发展理念系统化和具体化,并将之完全系统地贯彻和落实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才能厚植发展的绿色底色。

具体来看,在绿色制造业方面,我们要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强绿色设计,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提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在发展绿色服务业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产品的绿色包装和商品的绿色流通,减少和降低流通环节的环境负荷水平,提升服务业的可持续水平。在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方面,我们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绿色能源,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能+智能+产业”的现代生态经济模式,大力提升绿色能源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吸引经济投资方面有哪些差异?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能中,绿色金融将如何发挥作用?

张云飞:资金链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尽管具有夯实国家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贡献,但由于将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产业作为投资的重点,因此,传统生产力具有“黑色投资”的特点和局限。与之不同,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投资”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从“黑色投资”向“绿色投资”转型,亟需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

目前,应该将以下领域作为绿色投资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加强在自然资源和自然资产方面的投入,加强对植树造林、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投入,加强气候治理方面的投入,以夯实国家的自然资本实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自然物质基础。二是加强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等方面建设的投入,加强乡村的路、网、电、水、气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对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以此带动绿色就业和巩固生态脱贫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基础。三是加强绿色科技方面的投入,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科技动力。四是加强绿色产业方面的投入,加强向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产业等方面的投入,以此来培育新的增长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的产业基础。为了确保绿色投资,必须将绿色金融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努力打造“金融+产业+生态”的新型业态模式。在增强国家自然资本实力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金融的目的就是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支撑。

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我们要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绿色金融产品,积极稳妥地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持续稳步地加强绿色投资。在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和效益的同时,我们要利用绿色指数所具有的标尺功能、投资功能、衍生产品标的功能,来引导绿色投资。

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绿色金融工作的领导。在撬动社会资本尤其是境外资本参与绿色金融发展时,我们要加强绿色金融监管,完善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加强信息披露,防范金融投机和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

原文链接:[中国环境报]为什么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专访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张云飞教授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