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出绿色化和数字化相互交融的趋势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7日至18日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导,大力推动“数字化的绿色化”和“绿色化的数字化”的融合与集成,努力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当下,以绿色化和数字化为趋势和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
绿色化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数字化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学成为科技革命的“带头学科”,绿色化(生态化)也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范式和盛行的社会风尚,成为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在绿色化的推动下,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要求。马克思曾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绿色化只是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和要求,而不涉及生产工具“硬件”方面的变革,亟需从“硬件”科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绿色化水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材料、能量、信息三个方面(层次)。相对于材料和能量,信息具有可增殖、可复制、可共享等优点,可以称得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以信息为重要载体的数字化可以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只有实现“数字化的绿色化”,才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绿色化的有效性。
数字化代表着技术社会形态发展的未来方向,绿色化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向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已经在材料变换和能量变换的基础上进入到信息变换的层次,数字化(数智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潮流,世界正在进入以数字产业(数智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智慧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如果说以往的科技进步主要是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那么,数字化则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脑力。“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文明(数智文明、智能文明)代表着技术社会形态发展的未来方向。但是,数字化本身并不意味着绿色化,数字化基础材料本质上来源于能源和材料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绿色化的约束和导向,就会产生能耗高、污染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只有形成“绿色化的数字化”,利用绿色科技有效预防、降低、治理数字化发展中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才能铺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确保数字化的永续性。
尽管生态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作用的问题,数字文明主要强调的是智能工具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问题,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存在着相互结合和相互融合的可能。这样,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推动“数字化的绿色化”和“绿色化的数字化”的融合,实现数字文明(数智文明、智能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数字生态文明(数智生态文明、智能生态文明),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未来方向。
加强数字化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要战场,建设数字生态文明,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气候、灾害等自然条件要素的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摸清影响可持续发展基础变量的基本数据和动态情况,为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展开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完善和提升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加强对人口信息的地理空间分布、不同地域的人口分布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和预判人口动态对资源、能源、环境、生态、气候、灾害等方面可能造成的生态压力和影响,分析和预判人口动态对入托入学、就业形势、医疗负荷、城市容量、社会稳定等方面可能造成的社会压力和影响,从而为促进人口绿色均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以数字化赋能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一步优化完善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和自然地理格局等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覆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尤其是耕地红线、海洋资源监管等国土资源工作方面的动态感知技术能力,以实景三维中国为时空基底,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推动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能源基础设施的绿色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将系统性思维和数字化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建设绿色智慧能源系统,用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加速传统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和转型,加速发展以绿色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新能源尤其是非碳基能源产业,通过数字化优化管理效能、推动精益运营、提升消费体验、创新商业模式和共建开放生态,全面释放能源行业的活力和潜力。
建立一体化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监管水平,强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核与辐射、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要素方面的数据资源的收集和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城乡、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信息共享,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国土、环保、市场监督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合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转型。
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林草生态网络感知能力,强化沙漠、草原、湿地、冰川、冻土、河湖、森林、耕地等关键生态节点的遥感监测和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安全风险调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升生态退化和生态修复的动态感知技术能力,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预警能力,为维护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化能力建设,从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知,为加强气候变化规律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知识支撑,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加速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推广,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实现数字碳中和。
加强对自然灾害全时空立体感知监测,推动涵盖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动态感知技术能力提升,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健全多部门各领域协同的灾害信息报送、预警发布、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机制,为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提供数据支撑,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集成应用,为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包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受灾地区的影像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在灾区进行救援和搜救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通过应用科技为灾区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化基础设施,提高灾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总之,只有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才能为维护自然物质条件的可持续性提供强大的先进技术支撑,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自然物质基础。
发展数字化绿色低碳产业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并被广泛应用到现实的经济系统当中,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优化能源调度和精准实施梯级利用、促进工业节能减碳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这要求我们以科技赋能重点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化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
在农业方面,按照增产增值增效并重、良种良法良药配套、农机农艺农学结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原则,坚持用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和促进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比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测土配方,推动科学施肥和科学施药,以预防和避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利用智慧水利系统提升农业用水的效率,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化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推动实现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土地安全;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合理确定种植结构和种植密度,实时监测病虫害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动数字化种植,发展智慧农业、新型农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畅通农资供应渠道和农产品外销渠道,建立健全畅通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数字化水平;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促进共同富裕,让知识、网络、信息、数字、智慧等新要素进入到农村当中,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成为农民的财富。
在工业方面,按照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原则来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既要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促进传统工业的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矿业、绿色电力、绿色建筑业,也要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发展。将绿色化和数字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力发展绿色智慧制造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和生物制造的有机融合,着力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强智能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抢抓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强大国内市场、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机遇,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优质独特产品、标准制定、营销网络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化工厂和网络化工厂,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在服务业方面,按照虚实结合、三产融合的原则来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业的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要求:“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着力破除制约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生活服务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和支持文旅、餐饮、零售、住宿、家政、洗染、家电维修、人像摄影等传统生活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比如生态景观脆弱区域,可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来保护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创新性发展虚拟旅游。这既可以有效降低大量游客涌入给脆弱景区和景观造成的生态压力,最大程度保持文旅资源的可持续性,也可以促进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传统服务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之,应该按照的“数字化的绿色化”和“绿色化的数字化”相协调的原则,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巩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经济物质基础。其实,绿色生产力就是将数字化和绿色化统一起来的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形成数字化绿色低碳产业,必将推动形成绿色智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数字化生态环境治理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决定着数字化的发展水平,没有信息化就不会有现代化,也不会有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打通生态环境系统的信息通道,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过程中,探索使用数字化、智能化方式健全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领导体制和举国体制。例如,在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督促改,层层压实环保责任的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再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河长制的管护理念由线下的制度管理转为线上的开放管理,通过建设智慧水利系统、“智慧河长”项目等,消除河长治理的盲区,打破传统管护的壁垒,节约巡河行政成本,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打通生态环境系统信息通道,实现底数清、风险清、动态清、能监测、能预警和能处置。一是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人机互动、文理交叉、智能敏捷、绿色低碳、风险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和知识的采集、处理、传播、利用以及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深度整合。二是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森林草原、能源电力、气象应急等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数据整合和数据共享,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形成全国覆盖、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统一管理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实现跨城乡、跨地域、跨流域、跨海域以及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中部门各自为政、业务条块分割、资源共享利用不足的局面。三是在建立和完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气候、灾害等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生态环保、食品、水利水务、能源电力等领域公共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不断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四是探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协同运行,促进各平台各渠道生态环境数据的对接和共享,加强数字化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多方协同,形成全领域改进提升、全地域协同共建、全要素流动共享、全过程管控共治、全方位塑造共融的大生态保护格局。
以数字化手段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带动全体人民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创建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传播,引导全体人民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鼓励全体人民参与到植树造林、环境保护、节能低碳、爱国卫生等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当中。例如,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关于人与自然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众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认知,增强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用数字化的方式推动全体人民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的创建当中,在全社会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比如,探索实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加大绿色消费的精准化、个性化传播,营造绿色消费氛围,赋能绿色消费供给侧的数字化,丰富绿色消费场景,创新绿色消费体验。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治理中的数字化应用,以数字化推动构建全球环境治理秩序。工业文明发展至今,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气候变化、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环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数字空间国际竞争和合作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应该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推动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治理、气候变化治理等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议题上的深入交流和合作。积极推动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跨境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市场,加强世界各国在绿色技术传播、环境政策协调、生态环境数据统计集成等领域的交流、共享与合作,促进生态环境数据和知识的互联互通、分享共享,完善环境问题的跨国网络治理和利益攸关方的联合决策与共同治理。增强全球数字生态资源配置能力,以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引领全球绿色复苏,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信息霸权,坚持用数字化推动国际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民主化和平等化,坚持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数字化。
总之,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从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治理保障。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指明了融“数字化的绿色化”和“绿色化的数字化”为一体的“数字生态文明”或“数智生态文明”或“智能生态文明”的可能和前景。在数字生态文明实践中,要以这一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力争到2025年,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到那时,我们将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义上为全人类树立一个融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为一体的数字生态文明的典范。当下,我们要协调好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关系,用作为新质生产力表现和表征的绿色生产力推动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数字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目的。
(作者张云飞,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国家治理周刊]张云飞: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