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1
04
[中宏网]黄石松: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来源:

“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源于早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中国领导人以全球视野、结合中国实际,给“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赋予了新时代的中国内涵,随后又多次对贯彻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提出新的要求。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将这一要求写入“指导思想”,强调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做好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首当其冲是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始终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彻到做好老龄工作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

一是积极看待老年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看待老年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按照年龄来划分人的生命历程,60岁以上就叫老年人,也就是经过学习期、工作期,进入退休生活的老年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功能是正常的,就是健康的。这就彻底改变了过去“逢老必病”“老了就要退出社会生活”等消极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队列更替,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60后”进入老年期。从个体看,这一批人共享了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发展成果,其个体状况,比如财富、健康、居住、观念、需求、消费行为特征、对新技术的认知等都与“50后”“40后”有着本质的区别。从群体看,老年人口从2000年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演变到2035年左右达到三分之一。从全球看,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以上,上世纪主要是发达国家率先老龄化,21世纪发展中国家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球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等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我们既要认识到全球老年人的普遍性特征,也要认识到中国老年人的群体异质性,遵循国际社会关于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共识,发展和丰富中国本土化的“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观”理念。

二是积极看待老年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看待老年生活,就是要把老年期当作个人生命中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自2000年的71.4岁提升至2020年的77.4岁,20年长了6岁,依此推算,至2050年时预计将达到87岁左右,未来活到100岁可能是常态,老年期将有30年甚至40年,将占到生命的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2019年中国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和预期寿命的差距是8.9年,也就是说,有8.9年是生活在不健康状态中,尽可能延长全社会的健康老年期,不仅对于提高老年人福祉、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老年期的延长将会改变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工作期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而在退休期幸福是在享受生活、参与社会中实现“老有所为”,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在“老有所乐”中服务自我、奉献社会,发挥老年人价值。老年期的延长还将拉大老年群体的异质性,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老年群体的异质性将更加突出和变得更加复杂,长寿时代老年期的长寿风险、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认知、高龄老年人的生活及政策与社会支持都需要有新的理论指导。

三是积极认识老年人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真正把广大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当作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当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个体老龄化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群体老龄化立足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矛盾统一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而在不断的演变中矛盾统一。由此,从群体的角度看,社会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口对社会做贡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老年人则需要站在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立场,提倡老年人的自尊、自重、自爱,正确看待社会,正确对待自己。

四是积极认识老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看待老龄社会,就是要看到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全局的、积极的视角来重新思考老龄社会治理的战略布局,主动以制度变革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的立场,创建一个健康的老龄社会要从青少年做起,只有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健康老龄化才有可能实现。同样,只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养老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既要鼓励发挥健康活力的老年人在长期照护中的作用,也要鼓励年轻人热爱老龄事业、投身老龄服务。既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消除不公正现象,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又要有一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使尊老爱幼的社会风范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五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次中央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提出明确安排。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庄严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立足新时代,党中央又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作为占人口总量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群体能不能和其他社会群体同步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必须既要让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力量,也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https://www.zhonghongwang.com//show-278-227589-1.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