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9
14
[中国日报]宋鹭:以智慧治理学科建设服务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来源: 宋鹭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只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才能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长期稳定坚强的动力保障。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激活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广大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路径,也是高校学科建设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大机遇。

高校应通过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来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一方面,高校应聚焦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还应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学科集群。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更应该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技术、新方法、新需求相结合,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的交叉融合,并在完成国家重大任务中提升学科发展能力。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智慧”手段赋能“治理”目标,将大幅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并通过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以“智慧治理”为代表的交叉学科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更好地结合,从而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进行系统化研究和革命性重构。

智慧治理概念经历了从早期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单一领域到涵盖政府公共治理各方面的体系化、综合性扩展,是全球治理理念在实践领域的深化革新,是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质量公共治理的现实呈现。目前,智慧治理在理论脉络逐步丰富和技术支撑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应用场景和实践探索快速发展,至少覆盖了城市大脑、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司法、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十余个治理领域,形成了技术应用场景、业务服务对象、需求流程体系的综合式创新体系。通过政府、企业、民众等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智慧治理在我国城市治理层面涌现出一大批兼具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场景创新的典型案例,其生动实践为我们在新时代构建“智慧治理”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治理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及理工学科的多重理论基础,在技术层面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新兴前沿技术的赋能,在应用场景层面联结了各个公共治理主体、链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典型的交叉复合型学科,智慧治理学科需要瞄准中国智慧治理的伟大实践,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凝练面向现实的研究方向,汇聚面向国际的师资队伍,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人才。

同时,智慧治理学科建设还有助于高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更好地与产业界、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持续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水平。智慧治理强调“新文科”与“新工科”的交叉融合,可以通过链接场景需求与技术赋能的方式,带动社会科学学科更深入地参与到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之中,建立共享的产业创新合作网络,能够为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起到路径优化和资源增效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智慧治理学科建设的现实导向性也为复合型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天地。智慧治理学科的广泛交叉性和深度融合性充分体现了文理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为交叉学科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制教学等新型课程体系变革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也创造出丰富的前沿教学资源。面向国家需求与治理未来的现实场景经过理论化提炼融入到培养体系,并鼓励科研带动的自主性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关键转变,使学生通过严格训练成为既熟悉治理问题、又懂得技术解决方案的新型“架构师”,从而培养出能够引领全球未来智慧治理变革的高水平人才。

(作者宋鹭,系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链接:[中国日报]宋鹭:以智慧治理学科建设服务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