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3
07
[和讯网] 陈雨露、马勇: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是大势所趋
来源:和讯网 nads01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和讯网  作者:陈雨露、马勇
  一、 监管的目标和对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渐发达和复杂化,金融失衡不仅周期性地发生,而且与宏观经济的失衡彼此强化,这种强化使得经济和金融长期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标准。因此识别、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需要一种与之匹配的宏观政策工具,这也是推动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微观审慎走向新的宏观审慎的根

  本原因。一旦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定位于减少系统性风险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主动抑制金融体系内部的过度风险承担和集聚;二是当经济遭遇负而冲击时,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和自我恢复能力,降低产出损失。

  从监管的目标对象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表明,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渐发达和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单一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己不足以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风险点不是特定金融机构的个体性和异质性风险,而是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共同风险暴露。与微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个体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同,宏观审慎监管更加关注金融体系结构的脆弱性,包括金融市场结构、融资结构、投资者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市场参与各方的资产负债结构等的脆弱性。

  二、 监管的工具

  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围绕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设计和变革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时间维度,即控制或降低金融体系的过度顺周期性;二是跨部门维度,即控制或降低某一时点上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性和共同风险暴露。

  从时间维度来看,宏观审慎监管要重视风险的时变敏感性,即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随着时间(经济金融周期)而动态变化。根据这一思路,主要宏观审慎工具的开发都旨在体现“逆风向调节”原则,比如,逆周期的资本调节机制和动态拨备制度,在会计准则、杠杆率和薪酬制度等金融制度安排中植入逆周期因素,以及通过监管评估过程或信息披露标准影响风险和定价行为的其他工具。这些工具旨在经济衰退、银行资产收缩的阶段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以缓解信贷紧缩,平滑经济波动;并在经济快速增长、银行资产扩张过快的阶段增加拨备和资本要求,以加强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从跨部门维度来看,宏观审慎监管需要考虑不同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手段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包括:一是减少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的可能性,具体工具包括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附加资本要求、附加流动性要求以及法律和运营结构方面的监管要求;二是提高金融体系的危机应对和处置能力,具体工具旨在完善有序处理倒闭机构的程序,构建事前的危机应对机制、应急计划、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安排等;三是强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相关工具旨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减少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程度。

   三、 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一)与货币政策相独立

  总体而言,在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改变其总量调节基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将具有相对独立的操作空间,它们不仅拥有不同的政策目标和工具,而且难以互相替代。成功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互相增强和彼此促进:一方面,为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而采取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在急剧的金融动荡中保护经济,增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的稳定也降低了顺周期倾向所引致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二)相机抉择

  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实施而言,不仅需要根据可靠和易被观测的指标来进行操作,还需要依据事态的进展情况对政策干预的时机和频度进行相机抉择。 从一般意义上看,相机抉择的主要优势在于面临复杂事态和特定事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于宏观审慎监管对非常态的事件进程和非预期的结构性变化做出及时和充分的反应。

  (三)统一的监管体制

  总体来看,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客观要求相匹配,统一监管体制在监管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敏感度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从监管要求的一致性来看,监管标准应该在整个金融业的层面上与相应的风险水平相匹配;从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看,统一监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能力能够相对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从监管成本来看,统一监管体制可以将管理结构和内部决策程序有效地统一起来,减少协调成本。

  (四)国际国内相协调

  从长远来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仅包括国内层面的协调统一,还应包括国际层面的协调统一。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各国的金融市场彼此连接,为了抑制金融体系中的过度风险累积,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全球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原文地址:和讯网 http://opinion.hexun.com/2014-03-07/162815423.html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