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6日 来源:法制晚报
刘元春
谁能够在冲击中变危机为契机
2012年和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一系列的增长。第一个变化是美国经济最近出现一系列的复苏,并且很强劲。欧洲经济还处于低迷状况,更重要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处于一种比较萧条的状况。因此世界经济好像是击鼓传花,最先拿起危机这个棒的是美国人,然后传递到外围。2009年二季度中国GDP的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的老二。目前世界经济开始在危机接近口,危机的尾部发生了状况,谁更能抵抗世界经济大潮流的冲击,谁能够在这一场大潮流冲击中间变危机为契机,寻找一种大力的改革试点实际上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
中国这几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工资涨得很快,特别农民工的工资涨得很快。工资上涨的原因是城市的生活成本急剧上涨,导致农民工生存工资大幅度上涨。不仅中国人民工资涨得快,新兴市场国家的工资都涨得快。如果从世界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工资都在大幅度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发展,红利在消失。最初的时候中国和印度有9亿多剩余劳动力加入世界阵营的生产体系里,劳动力便宜了,因此劳动力成本就下降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得更厉害,特别是欧盟国家。随着这个过程进展,这两个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是那么充裕了,这时候就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同时全球贸易增速,在最近的这几年也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在过去经济高涨的时候,全球的贸易增速一般平均在9点几左右。但是在2008年下降到2.8,2009年负增长10.6,2010年出现反弹12.8。
贸易增速回落的同时,全球不平衡逆转,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率和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的顺差率。2006年时,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的顺差率是4.8%,目前一直下滑到1.47%左右,下降得很惨,差额3.4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在2006年的时候达到1点几,目前好像有转升的迹象。中美贸易是顺差,中国最高的时候2007年是10.1,原来基本上每个月的贸易顺差能达到300亿美元,一年的贸易顺差可以达到3000多亿美元,我们在过去十年里面基本上是顺差。
什么原因导致这场全球经济危机
因此很多人讨论这场危机,产生了很多答案。第一个答案是美国金融创新过度;第二个答案是全球贸易不平衡发展到极端,不平衡的极端一个是中国——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另外一个极端是美国——不断印钞票、不断进行金融付出、不断进行技术付出,同时把全世界最好的商品大规模地以最廉价的方式在美国进行销售,说美国是低储蓄、低投资、高赤字、高进口、高消费。
撑起这两种模式的是美国的超级中央银行,全世界的货币发行都以美元发行为基础,它是一个世界银行。美国是全球超级风险投资专家,美国发行大量债权,然后中国人去买、日本人去买、德国人去买,美国人把这些钱收回来之后,以短期的债券发行出去,然后它又以MDI的形式再投回中国,是短借长投,世界经济体系就会导致不平衡。美国为了使其债务比较低,就会把利率也定很低,这就导致金融泡沫,就导致出现不平衡逆转了。
第三个答案是全球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达到了极端的差额,克鲁格曼讲了,美国在2006年时候的收入分配状况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时候的状况一样的,10%的富翁,占有43%的财富,所以美国出现两极分化,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全球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因此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
很多人就讲全球未来会进入到一个不平衡逆转的时间段,也就是说中国再也不能够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地出口了。为了应对这样的一些危机,全球在这几年里,第一个是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拼命发债券,债务赤字大规模扩张,同时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债务急剧上扬,从2007年的73一直涨到目前的108。同时大家都采取了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和印尼是发钞票最积极的。当然实际上全世界都很积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是黄金的价格,黄金的价格从原来900多美元一盎司,一直飙升到最高的时候接近1900美元,很多专家告诉大家,现在美国人发钞票太厉害,下一步美元可能就要贬了。
2013年可能是世界经济本轮中心的底部
全球经济在很多风暴中总体存在着改善的趋势,去年有可能是世界经济本轮中心里面的底部。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小幅改善的,但在小幅改善里我们会发现它的分化。第一个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今年反弹会比较厉害,同时欧洲经济会有反弹,日本经济今年可能难以支撑。如果日本经济全面崩溃的话,中国经济在大改革中再崛起的话,关系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实质性的变化。
我国财政增速在一个底部往上走,同时企业财富指标目前也有所好转,一个指标是财务的亏损面,有一个大幅度的减少,同时工业利润总额从负增长转正增长。
2013年从微观角度来看,我们的财政状况比2012年要好;但是从增长状况来看,2013年和2012年可能差不多。因此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描述第一个是2013年中国经济崩溃论没有实现,2011年时国外很多专家都在预测2013年中国要崩溃。但是,我们很多的同行对于中国经济的认识还是不足的,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原因是我们的数据的确失真,导致我们国外的同行把中国数据一输入到模型里面一看,基本上一隔五年就要崩溃一次。中国的投资数据被高估了八九个点,消费数据被低估了六七个点,纠正一下发现中国的结构不是那么糟糕,还不错。
所以目前中国的经济短期趋势有所改善,基础不扎实,底部波动的性质很浓;崩溃论和快速复苏论都没有应验,中国经济未来的调整还比较漫长。
全球经济下滑预示结构调整的开始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世界经济已经突破技术创新的高速拓展期,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到技术的平滑扩展期,重构期和结构调整期。过去二十多年中,世界经济所拥有的技术革命的红利将同步消失,世界经济增速将面临拐点性的回落,全球制度体系逐步重构,以及IT技术的进一步拓展等因素,虽然会带领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迷,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世界经济的增速难以重返危机前的状况。也就是世界的确是大变化的,变化的第一个核心原因是技术周期间断发生变化。周期时段基本上50年左右一个,在这个周期里有一个转折点,是社会容纳不下技术大爆炸,因此它就会出现大危机。90年代时,技术专利的增长很快,都是正的,但是新世纪以后除了应对气候变迁还在提升,其他都处于增速下滑,同时社会技术、网络与电信污水、化工与冶金都是负增长。
目前是第三次产业革命,上一轮的技术大爆炸与下一轮技术大爆炸的一个过渡期,依然是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的时代。
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和劳资分配关系的恶化,是全球经济下滑的另外一个结构因素,全球收入分配改革,也在世界各国全面展开,也就是说收入分配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也标志着世界不平衡逆转,以及相应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开始。德国的贸易顺差、日本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都出现增长。更重要的一个是依附于这个不平衡又大规模出口大规模进口的一种不平衡之上的增长模式必须作出调整。第一,美国的创新加金融加过度消费加高赤字的模式要改变了。第二,欧洲的一体化加福利化加高债务模式也要调整了。第三,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储备高物质的模式也要改变了。另外俄罗斯、澳大利亚高资源出口和资源依赖性的这种增长模式一样要受到冲击,也要作出调整。
中国结构应据世界经济技术进行规划
三中全会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潮流中的一个改革,不是我们说我们要改就改,而是世界人民都在改,导致依附于世界经济的结构也要作出调整。中国依附于全球不平衡的增长模式,依附于全球红利的分配模式,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技术周期相对应的技术创新模式,与全球周期基本一致的周期定位都必须作出调整。世界经济在走出危机状态后,周期逆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周期逆转,所以去年和今年可能是周期逆转年。
中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移,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结构增长发生调整的一部分。所以说中国的结构方向,目前不应当是一个封闭体系逆向差。还必须根据世界经济技术来进行规划,这个就是我们可能要真正来进行很好研究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的初等教育的普及是发展中国家最好的,所以我们的农民工都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的,毕竟文化还是不一样的。印度的文盲率比我们高很多,但是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比我们好,特别是经济学家教育,他们的经济学家水平比我们都高。未来我们第二次人口红利是我们要把庞大的受过教育的这些产业后备军利用起来。
世界经济的大调整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大调整,世界经济的大调整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大改革的方向。下一步的改革依然要有一个全球思维,下一步的产业结构的布局必须要有一个全球观,对于下一步世界经济阶段的判断也对应了下一阶段的增长速度、方式和源泉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简单突出我们中国因素,可能会有问题。很多中国因素的诱发原因是世界性的,我们的高投资、高储蓄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全球不平衡逆转事态的诱发。我们的技术变迁方式,也是由于技术周期的变化方式所决定的,因此中国的很多问题在本质上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我们会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讲的那么的悲观,我们还是有潜力的。我给大家强调一点,未来世界都是处于一个大转折大波动大改革中,而不仅仅是中国。
整理记者/张丽 校园观察员 闫瑾
原文地址:财经网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2-26/11395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