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0
17
【活动预告】回天治理创新论坛•第二期
来源:

回天治理创新论坛•第二期

时间:

10月19日 8:30—12:0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回天有我社会服务联合创新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回天治理研究院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


会议背景:


社区发展治理是牵动全局的重大工程,能够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根本性变化。2018年北京市启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回天地区短缺基础设施投入,动员市直部门和国有企业对接回天社区报到服务,充分落实“街巷吹哨,部门报到”、 “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改革、“接诉即办”等体制机制创新,在三年内有效提升城市超大型居住区治理水平,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首都基层治理模式,为城市副中心建设、边缘集团治理以及北三县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相关计划,2018年下半年以来多次到回天地区考察和推进工作。各委办局积极行动,尽职尽职。昌平区也积极响应,将原回龙观地区拆分成三个街道,补齐配足行政资源;以回天居民为主体发起了“回天有我”志愿服务行动;依托昌平科技园有限公司启动了“回天有数”城市规划更新项目;依托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中心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建设创新尝试等等。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积极作为。


实践开展的同时,研究工作也在同步展开。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民政局等多家单位设立多个课题,全面研究回天地区的治理创新、社会动员、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报到服务长效化等体制机制问题。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发改委经济与社会研究所、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在内的多家单位的学者积极参与到相关研究中,为北京市基层社会治理出谋划策。回天地区的青年学者多次自发举办“回天有术”学术沙龙,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设立了回天有我社会服务联合创新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成立了回天治理研究院并于9月7日召开了首期“回天治理创新论坛”以实际行动参与回天地区的建设。


为深入探究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基层治理问题,加强首都城市与基层治理研究同行之间的交流,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支持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特组织本次论坛。热烈欢迎各位学术同行和各类治理主体朋友参加会议,围绕首都基层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发展和物业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


会议议程:


第一单元 (110分钟)


主持人: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一、背景介绍[介绍30分钟,补充提问5分钟]

刘  烨(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

回天工作的历程、经验与展望


二、主旨发言[每个发言20分钟,点评讨论15分钟]


1、 崔英楠(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

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点评人:朱文杰(昌平区委研究室)



2、 刘金龙(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我国城郊型社区基层治理变迁的逻辑


点评人:冯 丹(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中场休息(10分钟)


第二单元  (90分钟)


主持人:于显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一、主旨发言[20分钟]

陈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物业管理如何纳入社区治理——基于北京物业管理的思考


二、深度讨论[65分钟]

直接对接陈老师的发言进行讨论,并介绍回天地区的情况和各地的有益探索,与会者都可以参与发言和讨论。


部分有意向发言的嘉宾:

李  丁(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回天地区物业治理困境简介

陈建国(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两委交叉任职的案例分享

杨积堂(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分享

江  曼(愿景集团副总设计师): 物业治理的劲松模式

朱文杰(昌平区委研究室):现场发言讨论

朱晓红(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现场发言讨论

晋  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现场发言讨论

刘妮娜(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现场发言讨论

李  洋(北京市社科院):现场发言讨论

李伟东(北京市社科院):现场发言讨论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