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形由三个点、两条线组成,中国经济究竟已经走到了哪个点、哪条线上,多位经济学家11月4~5日在第三届深圳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的认为,如果中国经济是一个“L”形的增长,现在已经接近底部,或已基本触底;另一方则认为中国经济未到拐点。
86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的拐点还远没有到,明年仍将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阶段,不会有大的起色。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已经初步稳住,但是否触底,还不好说。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后续经济增长靠基建投资带动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有一个争议是,政府推动基建投资的结果是挤出了民间投资还是带动了民间投资,大家看法不一。我认为,政府基建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作用甚微,相反对汽车、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都有拉动作用。”祝宝良说。
“触底不会一蹴而就”
大梅沙论坛上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已经接近底部,或已经到底。
“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底部,未来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高投资带来的,主要与出口、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有关。如今这三方面都已大不如前。因此,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
刘世锦还表示,当三大需求下降时,重化工业也在回落,但是回落的速度比较慢,于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比如钢铁行业,甚至连最好的国企去年12月份的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如今,在政府的推动下,去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还是两回事,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触底。”刘世锦表示,今后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触底不会一蹴而就,它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验证。”“中国经济基本上触底。”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论坛上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是一个“L”形增长,现在是接近底部或已经到底。
曹远征很看重两个数据:9月份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经历连续54个月下降后首次由负转正,意味着企业的销售数据在增长;10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创逾两年以来新高,表明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在增长之中。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都在6.7%来看,他基本同意宏观经济已经在底部运行的观点,明年是否回升还有待观察。海闻表示,中国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还有微观的产业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面临着一个深度的产业结构调整。
离拐点还很远
“U形、V形都不是今后出现的情况,更多的还是一个L形,这是符合当前的现实。”厉以宁在大梅沙论坛上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GDP增速的确保持在了同一水平上,但是绝不能认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到了,“远远没有到”。
厉以宁表示,最近煤炭价格和钢铁价格确实上涨了,但这是去库存背景下的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下行压力已经减轻了,“经济转型绝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厉以宁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企业主的共鸣。
深圳一位经营电子厂的老板对未来有些悲观,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高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又在加剧萎缩,形成了一个真空期。
“就拿我们行业来说,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已经很微薄,企业也不愿意去加大研发力度。”这位老板告诉本报记者,他身边很多做企业的朋友之前都去投资房子了,即便深圳的房价在“十一”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有所下跌,多数人还是认为房产比实业更值得投资。
深圳德力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筱毅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整体日子不太好过,普通企业日子艰难,常规产品难卖。”王筱毅前不久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时发现,几家连续多年参加这个国内规模最大医疗器械展会的公司退出了,国外有几家“领头羊”没来。
“这说明国内整个行业不景气,国外大企业在中国的增长也到了瓶颈。”王筱毅说,“经济到底有没有接近底部,我没有宏观的数据来支撑。但是我们行业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来证明经济已经到底了。”在王筱毅看来,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技术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他们行业的产品前几年比较好卖,但现在用户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明年重点控风险
除对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进入或接近“L”形底部的判断外,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明年是“控风险”的关键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在论坛上表示,控风险是明年的核心,是增长的前提。
刘世锦也表示,“L形”的含义是说它不会再下降了,但是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反弹。实际上就是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今后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有些因素很可能对触底形成较大的冲击或影响,比如房地产泡沫问题、金融风险问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突出的是投资结构出现了巨大反差,包括国有投资和民营投资出现的反差、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出现的反差、海外投资暴增与国内投资放缓的反差。
基于对明年“控风险”的判断,刘元春表示,明年稳增长的一些逻辑基础要有所调整,首先是控风险是稳增长的关键前提,而不是以前理解的增长速度是资金可持续的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接受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还有很多潜力,部分改革的红利尚未完全释放。若农村土地改革、城镇化、国企改革等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出来,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动力。
原文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6-11-07/doc-ifxxneua4271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