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9日在北京发布《2016-2017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称,2017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2018年或许是底部反弹的一年。根据模型预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GDP为6.5%,CPI增长2.1%。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在作主报告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债务规模已经积累至较高水平,债务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政府及政府背景企业的债务风险凸显。
报告指出,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滞后效应,2016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仍将延续前三季度的增长态势,但明年上半年将面临下行压力。综合考虑全年的情况,根据模型预测,2016年经济增长为6.7%,CPI增长2%左右。而2017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根据模型预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GDP为6.5%,CPI增长2.1%。
报告还认为,仍处于调整周期的房地产行业面临政策调整带来的下行压力和债务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凸显,这表明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解决,反而有所深化。
另据毛振华介绍,目前国有企业负债占中国企业部门负债的70%,广义政府负债已超过GDP的109%。债务风险是经济运行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政府及政府背景企业债务风险的防范更是重中之重。
“中国债务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像市场通常理解的那样在企业部门,而在于政府及政府背景相关债务水平过高。广义政府债务已经超过警戒线,防风险的核心在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毛振华指出,“虽然中国具有政府信用强,政府与国有企业拥有大量可处置资产等显著优势,但这不改变我们对政府负债过高的判断,对政府及政府背景企业的债务风险仍须保持警惕。”
报告称,从债务视角看,中国目前稳增长的路径依然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货币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债务形式投放给中央和地方的国有企业,以此开展由政府推出的大量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为主的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产泡沫、企业债务高企和债务率攀升等问题。
报告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其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已逐渐弱化了“债务-投资”驱动模式的效用,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已成为经济稳定的巨大威胁。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认为,2016年年底至2017年仍是去产能的关键时期,中央政府需要坚定决定持续推进僵尸企业、高负债企业、过剩产能企业的调整;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企业破产、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手段的存量调整有所进展,但相对低于市场预期,2017年预计将有所加快,这将决定中国经济仍将在底部徘徊。
报告预测2017年经济增长仍需关注的八大困境
1.“去全球化”趋势升温,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增强。全球不确定性有增无减,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将对中国出口恢复形成一定影响。
2. 房地产依赖不减,“量价齐升”的市场表现冲垮“量升价稳”的预期目标,单摆式调控政策难以找到平衡点。
3.制造业尚未走出底部调整,需求并无实质性改善,实体经济自身依然面临资金周转紧张压力。
4.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的主力军,保持整体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难度加大。
5.去产能、去杠杆面临过剩行业信用风险加快释放与出清机制不健全的困境。
6.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和双向波动加大,资本流出压力对国内金融市场冲击影响或将加强。
7.民间投资大幅改善的概率较小,企业持币待投的“流动性陷阱”持续,加大经济下行风险。
8. 信贷等资源主要聚集在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企业,宏观效率有所恶化。
文章链接: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q/2016/1119/339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