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智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主体,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努力与实践又推动了各类智库的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沿线国家的政府智库、高校智库、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等各类智库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获得长足发展。智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主体,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努力与实践又推动了各类智库的交流与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新创设,激发智库研究与交流热情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社会开展合作的新创设、新举措,为各类智库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提供了新议题、新焦点、新问题。区别于“赢者通吃”“我赢你输”“要么接受、要么走开”的霸凌行径,“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合作平等互利,推动建立“以合致和”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国际社会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贡献了新方案。正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新形式,又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者、智库、科研机构等研究兴趣与交流热情。同时,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合作提出了新诉求和新希望,也迫切需要各类智库加强研究与密切合作。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和未来发展在逐渐熵增的时代更需要智库深入研究、交流协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新形式开展国际合作,首要目标是解决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问题,而智库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以知识、思想和观念的生产为根本使命,因此,智库研究与交流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十分重要,大致可发挥以下作用。
一是智力支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咨询与知识理论支撑,促进合作各方政策沟通。智库合作集聚集体智慧,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效率和可操作性,从而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二是思想引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学者、民众相互理解、尊重和价值认同。各国间的媒体合作与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与人才交流、青年交往与志愿者服务等对促进民心相通十分重要。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指出,支持智库进一步加强关于“一带一路”的公共沟通,有效应对关于“一带一路”的虚假消息和误读,增进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认知。
三是咨询论证,为沿线国家民众提供投资、务工、教育、旅游等咨询与专业论证服务。
四是知识创新,推动沿线国家学者、智库探讨构建新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指出,“支持智库、专家、学者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实践路径和未来方向”“鼓励各国智库开展‘一带一路’主题活动,通过论坛、研讨会、访学等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合作网络,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一带一路’研究的内容和深度”。
智库的上述作用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分重要,因此,沿线国家纷纷出台多种政策与措施,鼓励智库参与公共外交和“一带一路”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多种平台与机制,推动智库交流的便捷与高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智库交流合作创设多种平台与机制。
一是搭建政府间多边与双边合作平台。例如,“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丝路国际论坛年会”、“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以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发布的多边合作成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智库共同行动倡议等。通过智库合作网络与联盟,各国智库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有效地促进各国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
二是发起合作项目与合作机制。例如,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国-老挝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国-泰国智库论坛——“一带一路”10周年:可持续发展的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阿根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圆桌对话会等。
三是发起国际会议、专题论坛。例如,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明确将于2023-2024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大会、“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专题论坛还发布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倡议》,提出加强智库共同研究、推动学术交流、共享最新成果、促进文明互鉴等内容。智库专题论坛汇聚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真正体现了公共外交在促进不同价值观国家间友谊的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丰硕高质,有利于智库交流研究与成果共享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高峰论坛等平台,定期发布“一带一路”合作白皮书与研究报告,是智库开展研究、交流和成果分享的重要来源和平台。例如,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布的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就包括《“一带一路”国际智库报告》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与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成员共同撰写《“共建‘一带一路’与共享发展”报告》等。
近年来,围绕“一带一路”,全球智库推出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有力促进了相关政策对接和项目建设,“一带一路”研究成为伴随“一带一路”共建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些高校和社会智库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贡献了丰硕的高质量成果,提升了智库交流与共享的能效比(含金量、性价比)。高校智库能为“一带一路”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公共外交作用。例如,作为高校高端智库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数据库、出版《“一带一路”区域国别》丛书(17本)、《“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8本9大语种)、《“一带一路”大百科》等相关著作(20余本)。再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接政府项目200多项,发布研究报告等500多份,与超过50个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在外文媒体与论坛发声发文2000多次,充分发挥了智库的影响力。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与中国战略支点布局研究》等高质量研究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启动研究基金项目,为智库研究与交流提供支持
共建“一带一路”还为智库研究与交流提供项目与资金。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丝绸之路项目,在中国支持下,于2021年发起了“丝绸之路青年研究基金”倡议,2023年已启动第三届。该项目及研究基金支持青年学者研究与丝绸之路共同遗产、多元身份和内部多样性有关问题,及其在当代社会创造力、跨文化对话、社会凝聚力、区域和国际合作以及最终实现可持续和平与发展中的潜力。再如,“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2019年成立时明确,合作委员会的愿景是:搭建学术交流、课题协作、信息共享平台,募集资金设立非营利性的“一带一路”国际研究基金,为成员开展“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提供资助支持。
作者:许勤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艳伟 岭南师范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