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生态环境越脆弱的地区,生态贫困的发生率会与之俱增。为确保国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有学者表示,生态贫困直接影响到贫困人口脱贫,各地方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的思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
经得起生态可持续性检验
“尽管我国贫困问题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表示,我国贫困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态环境约束型贫困,而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如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土地资源或生活能源稀缺等问题,且较多分布在生态敏感地带。随着强度樵采、过度耕种等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加,这些区域生态环境的退化进一步加剧,加之一些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例较高;另外,大部分生态贫困地区的生育峰值都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偏低也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障碍。
科学评估可提升生态移民效果
围绕解决生态贫困问题,张云飞向记者介绍:第一,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第二,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本投入。第三,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四,建立资本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的政策体系。如加大对贫困地区人财物的投入,把“输血”与“造血”相统一、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实现贫困人口思想认识上的脱贫致富。
“选择一些与贫困地区毗邻的山水资源较好、生态环境有潜力的地区进行开发,在此基础上,迁移一部分贫困人口,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实用的致富技术。显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不失为消除生态贫困的创新之举。”张云飞表示。
全文链接: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606/t20160603_3055488.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