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针对GDP增速这个问题,大家习惯了“保8%”“保7%”的说法。然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被设定为6.5%~7%,这是多年来首次使用区间来表述这一概念。对此,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采用区间的这种方式,体现了创新宏观调控、把握区间调控的新思路”,“扩大了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速弹性范围”。
对于为何要设置7%上限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在降速转轨的过程中不宜追求过高的GDP增速,上限的设置正是体现了这种考量。
增速不是越高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国GDP增速从前一年的7.4%下降到了6.9%。这0.5个百分点的变化虽然不大,但反映的内涵却很丰富。
进出口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滑,一系列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阵痛。对于未来一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
不仅如此,保住6.5%的下限直接关系到就业问题。过去,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徐绍史介绍,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点带动的就业比过去多得多。记者注意到,2015年GDP增长6.9%,城镇就业却超目标地新增了1312万个。
为什么还要给经济增速设置一个“天花板”呢?对此,徐绍史指出,设定上限主要是体现了积极主动的导向,要向社会、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心,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在降速转轨的过程中,不宜追求过高的GDP增速,要更多地关注结构调整,设置目标上限,明确地体现了不提倡唯GDP是从的认识。
全文链接: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07/98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