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4日在北京发布《央地关系大逆转——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步骤》报告称,中国的财政体制正面临从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向平衡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社会公平和公共物品供给的体制转型,而现行财政制度对实现上述目标的贡献有限。报告建议,对央地间的财政关系进行深入调整,以实现中央政府的职能从政策制定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在会议上介绍报告研究成果。他表示,当前中国财政体制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供给不足转化为需求不足。第二,社会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第三,公共物品提供能力有待提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报告建议, 「十三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应从总量、结构和央地关系三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在总量上继续稳定政府规模。其次,收入结构调整应成为「十三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报告建议,实行差别税率,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的改善。此外,为了完善收入分配,必须设立遗产税和赠与税。在支出结构方面应重点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在稳定经济的同时,改善收入分配。
报告还提出,对央地间的财政关系进行深入调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必须由中央政府负责,同时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以实现中央政府的职能从政策制定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