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邹静娴
职称/职务:副教授
办公地点:立德楼 1120
Email:zou_jingxian@163.com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个人简介
邹静娴,女,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吴玉章青年学者”。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获中国人民大学课程教学优秀奖;论文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研究兴趣为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主要成果发表于 China Economic Review、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中英文核心学术期刊。现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CF40)青年研究员,曾任世界银行(驻北京办事处)青年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主任。
学术经历:
2020.08 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副教授;
2017.08-2020.08,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讲师
教育背景:
2014-2015,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导师:George S. Tolley 教授);
2012-2017,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博士(导师:姚洋 教授);
毕业论文:《开放经济下的结构转型与增长》(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9-201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学士(双学位);
2008-2012,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理学学士。
教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发展微观经济学(英文),文献研讨课
部分论文:
(1) 姚洋,邹静娴,“经济增长差异、生命周期假说和‘配置之谜’”,《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全文转载)。
(2) 徐建炜,邹静娴*,毛捷,“提高最低工资会拉升价格吗?”,《管理世界》,2017年第12期。
(3) 申广军,邹静娴*,“企业规模、政企关系与实际税率”,《管理世界》,2017年第6期。
(4) 王晋斌、刘璐、邹静娴,“汇率制度灵活性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发展和国家资本密集度视角的再审视”,《世界经济》,2020年第1期。
(5) 王雅琦、邹静娴,“本币币值低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封面文章),2017年第2期。
(6) 邹静娴,张斌,魏薇,董丰,“信贷增长如何影响中国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金融研究》(封面文章),2023年第1期。
(7) 邹静娴,申广军,刘超,“减税政策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金融研究》,2022年第6期。
(8) 邹静娴,贾珅,邱雅静,邱晗,“经营风险与企业杠杆率”,《金融研究》,2020年第12期。
(9) 邹静娴,谭小芬,施函青,“最低工资对企业长、短期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统计研究》,2020年第11期。
(10) 邹静娴,孟星屹,“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来自发达国家的借鉴”,《国际经济评论》,2023年第2期。
(11) 刘培林,贾珅,邹静娴,申广军,“‘均值回归说’低估了后发追赶国家的增长潜力”,《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1期。
(12) 刘元春、刘晓光、邹静娴,“世界结构与秩序进入裂变期后的中国战略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年第1期。
(13) 邹静娴,申广军,“金融危机后‘长期停滞’假说的提出与争论”,《国际经济评论》,2019年第6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4) 姚洋,邹静娴*,“从长期经济增长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国际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
(15) 邹静娴,张斌,“后中等收入阶段的对外开放政策——国际经验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6) 张斌,邹静娴*,“中国结构转型的进展与差距”,《国际经济评论》(封面文章),201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9期观点摘编)。
(17) 邹静娴,曾淑桂,刘青,“独生子女的商业保险购买决策——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3年第8期。
(18) 刘元春、刘晓光、邹静娴,“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2017-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第2期。
(19) 张斌、王雅琦、邹静娴*,“从贸易数据透视中国制造业升级” ,《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20) 邹静娴,“CPI、PPI分化与通缩”,《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4期。
(21) Hongqi MA, Jingxian ZOU* and Cong QI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mplemented by Local Officials: Is There a Hometown Effect?”, Energy Economics, 2024 (130).
(22) Hongqi MA and Jingxian ZOU*, “Impacts of official high-standard scenic spots on environment and growth — Evidence from China's 5A scenic spots at the city level”, Ecological Economics, 2022 (201).
(23) Hongqi MA, Jingxian ZOU*, Hongbo CAI and Li ZHA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Evidence from City-County Merger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4 (84).
(24) Rui Mao, Yang Yao and Jingxian Zou*, “Productivity Growth, Fixed Exchange Rates, and Export-led Growth”, China Economic Review, 8, 2019 (56).
(25) Jingxian Zou, Guangjun Shen and Yaxian Gong, “The Effect of Value-added Tax on Leverage: Evidence from China’s Value-added Tax Reform”, China Economic Review, 4, 2019 (54).
(26) Rui Mao, Jingxian Zou* and Jianwei Xu, “The Labor Force Age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Sector”, China Economic Review, 12, 2018 (52).
(27) Guangjun SHEN, Jingxian ZOU, Xiaoguang LIU, “Economies of Scale, Resource Dilution and Education Choi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ehold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7 (44).
(28) Jiayi DU, Guangjun SHEN and Jingxian ZOU*, “Tax Incentives and Firms' Financing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2022 (9).
(29) Jingxian ZOU and Guangjun SHEN, “The Impact of Tax Reduction Policy on Firm’s Debt Maturity”,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22 (5).
(30) Guangjun SHEN and Jingxian ZOU*,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3 (2).
(31) Bei GAO, Yanbo JIN and Jingxian ZOU, “What Drives Enterprise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in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2023.
(32) Jingxian ZOU, Rundong JI, Rui MAO,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Provincial Data”,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21 (7).
(33) Yaqi Wang and Jingxian Zou*, “Impacts of Dual Tax System on Foreign Capital Status”,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21 (2).
(34) Jingxian Zou, Guangjun Shen and Yuxian Chen, “Can Producer Services Boost Manufacturing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De-regulation”,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19;00:1–18.
(35) Jingxian Zou, Guangjun Shen and Shen Jia, “How does labour share respond to risk?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2020 (2).
(36) Yang JI, Ran LI, Jingxian ZOU, “Is the Phillips Curve valid in China?”,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15 (10).
著作:
(1) 邹静娴,《经营冲击下企业的策略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2) 邹静娴,《开放经济下的结构转型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 聂辉华,邹静娴,《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标、数据和国际比较》,全球科学文化出版社(日文),2021.
(4) 刘元春,刘晓光,邹静娴,《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2017-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5) 邹静娴,张明(章节作者),“人民币国际化:定量研究述评及政策建议”,《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6) 申广军、邹静娴(章节作者),“识别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增长的因果效应”,《服务贸易评论(第9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匿名审稿人:
担任China Economic Review, 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等期刊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