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5月 28

[学习时报]靳诺:传承陕北公学血脉 始终奋进时代前列

发布时间:2021-05-2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成立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在80多年的校史上,这所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承载着党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的勤勉实践,折射着党培养造就先锋分子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求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人民大学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坚持把学习党史与重温校史结合起来,与推进“双一流”建设贯通起来,以办学育人实际成效引领社会、回报时代。

信仰点亮在时代前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为加快培养抗日急需人才,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地区创办一所大学”,并仿照大革命时期党在上海开办中国公学的经验,将原定校名“陕北大学”改为“陕北公学”。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一道,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从建校那一刻起就流淌着红色基因血脉,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追求。1937年10月,毛泽东给陕北公学题词,其中提到:“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点亮理想信念的火种,带领他们“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置身百年党史,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历程,为理想而建、因信仰而兴、循梦想前行,是学校于历史风云变幻之中坚持办学特色,不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所在。中国人民大学传承陕北公学血脉,发挥“人文社科高等教育的重镇”办学特色,依托思政课这个课程主渠道,扎实做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工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点亮理想信念的灯盏。一是完善培根铸魂课程体系。突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方面形成合力;结合本硕博各学段特点,探索构建螺旋上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必修课+选修课”思政课程体系。二是丰富培根铸魂课程内容。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善于运用党史生动案例寓事明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信仰信念;画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心圆”,在学思践悟中明是非、知荣辱、立志向、修言行,领悟“国之大者”,心怀“国之大者”。三是为培根铸魂者培塑灵魂。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培养和表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营造拴心留人育才的良好环境,引导教师坚定信念、修身养德,让教师在给学生“一碗水”之前先盛满自己的“一桶水”,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理论传播在时代前列

陕北公学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开设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培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推动中国革命实践的人才。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在国内最早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发端于中国人民大学。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传播普及史。中国人民大学也因此被称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排头兵”。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和屡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被形象地称为“一马当先”。

置身百年党史,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历程,重视理论、研究理论、传播理论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传承陕北公学血脉,发挥“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办学特色,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学科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是创新建构理论话语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优良传统,围绕当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人大学派”,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二是建好用好理论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作用,构建学术共同体,推进协同攻关,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攻关,不断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三是加强理论领域国际交流。努力拓展与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牵头成立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世界大学智库联盟,既将国际知名专家教授“请进来”,也组织教师“走出去”,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沿选题和中国实践与理论的热点问题,参与和组织国际性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治学报国在时代前列

陕北公学创办于民族危亡之际,承担了培养抗日救国干部的重任。当时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华北各大战场,散布于敌人后方的广大地域,他们顽强学习,坚持斗争,为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教学科研,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学校最初设立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系、贸易系等“八大系”,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骨干力量和杰出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许多重要历史关口,人大人顺应时代召唤,发时代之先声,成为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导,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置身百年党史,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历程,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一以贯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从未改变。中国人民大学传承陕北公学血脉,发挥“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办学特色,在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一是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体系,做强优势学科,扶持特色学科,推动具有人大特色的学科群建设,建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培育机制,奠定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入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学校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潜心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作出科学解答,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研导向,引导教师把学术追求、科学研究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使人大学者、人大智库在中国和全球事务的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把全面从严治党抓到底落到位。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结合师生特点,推动“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落实;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纯正教风学风,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努力在新时代作出治学报国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理事长)

原文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5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