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3月 31

[明报]许勤华:乌克兰危机重塑世界地缘政治

发布时间:2022-03-31

俄乌冲突陷入胶着,局势的未来发展仍存较大变数。不过,其对国际格局、秩序的冲击已造成重大影响,正在重塑世界地缘政治现实,并改变着地缘政治学理论。

地缘政治学自诞生始,即承担了为国家设计战略的使命,而俄乌冲突改变了国家间、地区内、地区间以及全球的地缘政治存在及表现形式,其使命也随着战略追求目标从权力转向安全而改变。理论犹如引导各国获取权力与安全的地图,现实与理论相互影响,世界地缘政治迎来大变局:传统地缘政治基于软硬实力之上追求的“扩张性”、“对抗性”和“霸权性”,与新地缘政治基于现代科技之上追求的“全球性”、“共同性”和“合作性”交织一体并相互影响,产生的外溢效应会使结果更加危险。

国家无论采取何种对外政策,都会受制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共同影响。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地理和政治。前者是指对地理空间的一种表象认识,即“世界是怎样的”,后者是指获取世界权力的一种战略思考,即“应该怎样去做”。“地理”涉及国家、领土、边界、民族、资源、人口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领土、边界勾画出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和形状,而资源、人口等则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地缘政治现实以及对现实的预先认知决定了治国之术,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国家间的权力关系,最终确定了各国的安全状态。那么,乌克兰危机改变了地缘政治哪些要素呢?

首先,颠覆了地缘政治的基本要素“地理空间”。俄乌冲突形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混合战争的特点,即小规模机动作战、信息战、网络战、经济战、技术战等的综合运用。由此,俄乌冲突的实质是超越欧亚大陆本身的世界级冲突,已经去“领土化”和“区域化”,而后者是地缘政治最为核心的所在,即国家在地理空间的权力关系。地理空间被模糊化了,地缘政治的地缘要素不存在了,以后地缘政治就是全球政治,世界任何一隅发生的冲突,都将会辐射至全球。如,由于跨国公司迫于美国对俄罗斯能源的全面制裁,对俄北极天然气项目纷纷撤资。俄乌之间的权力关系从原本简单的两国间,被放大到全球。今后,任何国家都需要从全球影响层面,去考量哪怕是两国间的边境摩擦。

其次,改变了地缘政治的行为主体“国家为主”。俄乌冲突伴随武器流失、难民问题、环境破坏、粮食危机以及对国际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包括纳粹主义)的刺激等。非国家行为体纷纷被裹挟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如,3月26日美白宫发表声明说,为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与欧盟委员会、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是一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中立性国际组织,但其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直接成为冲突的传导器。今后,任何国家都需要从国际关系的各类行为主体反应,去评估哪怕是最小的贸易摩擦。

再次,革命了地缘政治的核心内容“军事之争”。从全球舆论战、政治战、“认知域作战”的角度看,包括中国(及其近十亿网民)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已或被动或主动地卷入其中,承受冲突双方为争夺国际话语霸权、道德制高点和舆论支持而故意释放的种种真假信号、虚实信息,这对各国政治安全、舆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军事之争”变成了“认知之争”,而只有“认知之争”才能从根本上建构地缘政治观和国家安全观,撬动各国的人民性。俄乌冲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如何进一步改进国际传播、话语权建设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最后,俄乌冲突中的科技问题,尤其是对网络武器、太空安全的分析也被世界各大国提上议事日程,各国都在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在技术、规则、舆情三个层面三管齐下,抢占未来大国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和全球民意的形塑力。地缘政治中的规则等各种“软要素”,首次超越了军事单实力“硬要素”。

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发布《欧亚地区发展报告----百年变局下的欧亚大陆与区域国别研究》就曾指出:第一,2022年影响全球发展重大风险之一是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第二,随着新一代高铁、新能源、5G通讯、小型核武器等关键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出现了“新欧亚大陆时代”,旧欧亚大陆概念中的大博弈也将被新博弈所替代,全球治理权争夺将在此区域再次凸起。

俄乌冲突是历史民族矛盾、地缘政治纷争和全球霸权扩张等多重因素碰撞的结果。冲突的爆发与发展,决定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未来走势。冲突给中国带来挑战,如何化解这一挑战并将之转化为机遇,考验着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3月31日《明报》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