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8月 29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许勤华:“风光”领跑,科技赋能——中国多措并举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29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国务院新闻办8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他表示,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王宏志称,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结构性控煤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伴随着2030年碳达峰政策目标即将到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将是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点领域。

她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效减污降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进行替代,同时注重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结构调整,并运用市场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来逐步降低煤炭比例。”

她还对结构性控煤应采取的措施给出相应建议:“对于能源需求的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进行煤炭消费总量约束,严格限制非电力用煤需求,并且要逐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关停部分功耗高产出低的小型燃煤设施,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形成能源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

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王宏志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进行了能源供应结构优化,加大了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供应,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新增电力供应的主体。

他说:“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4%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截至今年7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经达到了22.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60.8%。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我们以供应结构的优化带动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是20%,去年已经达到了19.8%,今年预计可以超额完成这一目标。”

中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应,积极发展多能互补,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

专家指出,为减少煤炭消费,还需要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地建设清洁设施,增加风能、光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供给。

许勤华教授具体分析称:“在工业领域推广‘煤改电’,支持园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建筑领域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淘汰燃气燃煤供热;在交通领域发展电动重卡、港口岸电、绿色船舶。通过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并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场景,形成更广大的清洁能源消费市场,增强规模效益,降低边际成本。”

实际上,新能源在“十四五”期间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王宏志介绍,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目前,中国终端用能中电能的比重达到30%左右;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另外,王宏志还表示,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

技术创新驱动

能源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既要在以煤炭为代表传统煤电领域开展,也要在清洁能源领域全面推进。

许勤华教授指出:“对煤电产业进行全链条低碳化改造,推动煤电节能降碳、灵活供能,降低排放污染的同时提升煤炭的供能效率;而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速清洁储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更要将清洁能源与智能化科技化紧密联系,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综合调节能力。”

据报道,“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近30倍。

制度与市场保障

同时,专家称,制度与市场保障也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据中国国家能源局4月公布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中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

许勤华教授对卫星通讯社说:“2024年已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衔接了节能降碳政策,也明确规定高耗能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低于20%。但绿证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通过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健全绿证交易,扩大绿电消费,完善绿证应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将绿色环保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贯彻了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锚定“双碳”目标,中国布局“十五五”能源转型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发布会上指出,下一步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更好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完成“双碳”目标任务的支撑作用。

专家表示,实质上本次能源结构转型与“十五五”规划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与总量控制,煤炭能源的有序退出与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同步并行,实现能源清洁转型的平稳运行。

许勤华教授总结称:“能源清洁转型将为国家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能源转型也引发上下游产业的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的全球战略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以实现2035年制造强国的战略规划。”

(受访人许勤华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风光”领跑,科技赋能——中国多措并举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