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4月 23

双周政策分析会(第十六期)——“对等关税政策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影响问题”讨论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3

为应对关税变动对企业冲击,2025年4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承办的双周政策分析会(第十六期)——“对等关税政策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影响问题”讨论会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教授主持,来自学术界、政府部门及业界的众多专家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会直接影响企业出口方向和规模,同时间接引致就业、产业等结构调整,建议应根据产业链、出口结构、产业要素密集度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浙江傲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指出,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公司针对美国客户的采购和销售。公司已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包括市场多元化、拓展国内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创新。同时,企业也呼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程指出,当前平台企业已经采取多种举措支持商家。平台针对出口企业的调研显示,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企业关税税负大幅提高。部分商家订单下滑甚至完全暂停,超半数商家认为产品竞争力将完全丧失,近80%商家表示将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或开拓其它海外市场。针对进口企业的调研显示,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进口产品的综合成本提高,半数商家认为美国的产品有很强不可替代性。基于此,企业对政策、平台有所政策诉求。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政策规划处处长曹毅指出,外贸出口上游产业链的企业会因出口减少遭受冲击。政策要重点关注受较大冲击的行业,包括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的行业,并合理预估其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政府部门要精准施政,区别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预估美国对我国的打压是持续战略,本次关税对区域个体冲击非常大,应避免 “一刀切”政策,鼓励地方多发挥能动性。应在全球范围内抓住小包裹免税的时间窗口进行出口,同时政府要大力帮扶受影响较大的省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祝坤福指出,对等关税研究要分短、中、长三期看待。长期看,他个人对逆经济全球化持保守态度,中期应关注美国反应,短期看要承受关税成本。就影响而言,关税政策影响广泛,会体现在我国GDP、就业、产业链、出口企业等多方面。进口方面,对于对美依赖度高且无法替代的产品,政府可以考虑对等豁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谷克鉴指出,政策制定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中小企业在出口中的供应链特点,二是特朗普关税谈判的政策和立场,三是措施的针对性。他同时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有:一是关注中小企业短期生产经营所受影响,二是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关注中小企业的合规问题,四是要在企业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明确市场风险。他还提出应关注报复性关税和普通关税的不同,合理评估关税战对国内政策的影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指出,加征关税对中小企业是阵痛。企业从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提出了诉求,希望通过减税、降费、信保、出口退税政策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空间;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中国和东盟自贸实验区3.0版的谈判达成,也将为中小企业外贸出口应对现有阵痛提供解决空间。应加强和境外产业园区等产业链、供应链走出去重要平台载体的联系,抓住小包裹加征关税的短暂窗口期。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刘青指出,二三十年之内中美脱钩是确定的大趋势。短期预判,美国无法承受高关税下的通胀和国债压力,中美之间半年之内很有可能会达成一个短期妥协方案,但他认为开拓新兴市场的可行性不大。为重构全球贸易秩序,中国需要明确目标,采取对应措施,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作为应对,最优的短期方案是中国仍能大量采购美国的农产品、油气等产品。

赛迪中小企业所所长龙飞指出,对等关税下几个大行业受影响较大,短期要用比较强的对冲方式解决库存产品的出口问题。另外要增加内需,考虑实质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施非贸易性、非消费品性的内需需求拉动措施。在面对非美市场出口时,对于缺少外汇的国家可能涉及到的易货贸易方式,则需从更高层级统筹规划。

中国信通院规划所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中雍指出,近年美国打压我国优质企业的手段有两个升级趋势:一是系统性的围堵打压,二是打压策略从延迟技术进步转向直接削弱科创和产业创新能力。禁止性关税问题上,美国政府设立“国外收入局”和发布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使用者手册,可能导致我国出口下降、内需不振、企业投资疲软等问题。相对积极的后果包括近年“新三样”的中高端制造业对稳出口、汇率波动抵消部分交易成本等。他最后提出,应加大财税支持,完善快速响应和产业救济的机制,继续放宽准入限制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赵忠指出,首先从长远角度看,国际经济社会的体量能容纳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是必然选择。同时,提升消费、实现收入分配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刻不容缓。短期的政府救济措施可以针对企业或产业进行精准救济,但最终要解决企业产品销售问题;第二是采取工作培训、就业服务措施缓解就业问题;最后,开放仍是今后发展的重要导向。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