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发布时间:2024-10-23书籍介绍
2016年上半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新政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CPI重返“2时代”、PPI负增长的大幅度收窄、企业利润增速的转正以及房地产类数据的反弹都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1.“去产能”还在布局阶段,过剩行业产品价格却开始出现大幅度波动;2.三四线房地产“去库存”还没有开始,一二线房地产价格却出现全面上扬;3.对“僵尸企业”和高债务企业的整治还没有实质性展开,大量高负债国有企业却已经大规模进军土地市场、海外并购市场和金融投资市场;4.“去杠杆”各类举措刚开始布局,但宏观债务率却持续上扬,部分指标已经大大超过警戒线;5.“降成本”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各类宏观税负指标却在持续加重,企业总体盈利能力持续下滑;6.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反弹,各类新开工项目大幅度上扬,但民间投资增速却直线回落;7.M2增速保持稳定,但M1增速却出现持续上扬,M1-M2缺口持续扩大;8.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但劳动力生产率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却出现持续下滑;9.对外投资增速急剧上扬,但出口增速却持续低迷;10.各类技术指标进步神速,新经济增长动力开始显现,但总体劳动生产效率却依然处于持续下滑的区间;11.工业等传统行业有所企稳,但服务业和新兴行业却开始呈现疲态;12.政策类投资增速回升,但消费却出现持续回落。这12大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大方面的问题。
作者介绍
刘元春,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三个一百”图书奖,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四百篇,出版专著十余本。世界经济协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常规性出席国家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其中包括四次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