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业形势研判与“两会”就业精神解读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3-222023年3月2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就业形势研判与“两会”就业精神解读》成功举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曾湘泉教授作开场发言。他认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不仅要讨论就业,还要讨论高质量发展战略。对高质量就业的研究,他建议要对就业指标体系进行创新,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从时间充分和收入充分等角度分析,国内大型调查数据库在未来的调查中要增加有关就业方面的细分指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教授主要从劳动关系与就业质量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目前的标准就业呈现出雇佣灵活化、劳动过程分解碎片化趋势,因此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也应与时俱进。同时,他也指出在高质量就业下,未来要关注绿色就业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认为在提升全民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如何利用经济政策将现有的人力资本投资顺利转化成相应的回报。
接下来,其他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与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罗楚亮教授认为推进就业增长,更多还要从总量角度考虑,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而这关键在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吴清军教授从新就业形态用工、劳动力置换、用工成本与产业链以及青年就业四个方面对当前劳动用工市场的突出问题与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孙文凯教授结合中小企业的调研,认为促就业关键在于保有效市场主体,同时就如何从结构层面优化现有财政税收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晓光研究员从经济周期及扭曲成分核算框架分析来看,认为劳动力市场摩擦是解释真实劳动力路径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财政扭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教授认为当前平台就业的“扩面”效应减弱,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企业旺季招工难和蓝领群体淡季就业难问题,体现出时间的错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青年教师刘逸楠从社会政策托底民生角度,认为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下,要注重从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经济学院丁守海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中的突出问题在于青年人失业率持续上升,而周期性因素不足以解释青年失业现象,中国青年自然失业率可能出现了向上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