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5月 31

人民大学国发院举办“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5-31

2017年5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举办“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国防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十余名涉台专家学者共同就蔡英文上台一周年的岛内政局及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会议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主任黄嘉树教授主持,后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研究员林红副教授主持。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认为,蔡英文上台一年来,她的两岸政策基本没有突破去年就职演说的框架,她的实际做法根本上讲是民间作秀和回避矛盾的表现,一步步使台海局势向危险的局面转变,但囿于国际环境的牵制,她在未来也会有所节制,短期内一般不会贸然采取极端行为。我们还要恰当发挥国民党的作用,不能轻视国民党这一力量。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谢郁研究员认为,从内部施政看,近期民调显示蔡英文的执政满意度普遍低于30%,这表明,社会大众对民进党执政的期待和信任变成了失望与不满,民众一年来对当局经济提振民生改善“无感”,反而是转型正义,历史清算、年金改革等等,增加了社会的对立与裂痕。在两岸关系上,应该说,从去年下半年声称要“力抗中国压力”到日前的“三新”说法,自始至今蔡英文都没有完成“答卷”的意愿和想法。虚与委蛇、推委回避,同时内部施政推进"去中国化"、"降公投门槛",结果必然是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对话中断,交流降温,大陆民意反弹、武统声浪渐起。时至今日,蔡英文两岸关系上可转还的空间越来越窄,如不改变立场与做法,正面回应两岸关系最根本的关键性问题——九二共识,两岸僵局就无从打破,越拖下去,流失的是两岸和平的机会与共同发展的时间。在从外部形势看,海湖庄园会谈后,中美战略格局回归基本面,“一个中国”和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特朗普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之后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基本回归到了美国既有的“一个中国”政策,台湾作为棋子的分量并不如蔡英文所期待的重要,她能从中美对抗中“火中取栗”的空间十分有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彭维学研究员指出,两岸关系进入了“紧绷对抗、总体可控、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蔡英文“柔性台独”路线是两岸关系走向“冷对抗”、“冷冲突”的根源所在。面对复杂的两岸局势,大陆采取了“遏独”战略并取得明显成效,推升了蔡英文在两岸议题上的民意压力。未来随着民调满意度持续下降,党内绿营不满加剧,尤其是2018年选举需要,蔡英文有可能从提升与美日实质关系、挑战一中国际框架、加速“内政台独”、纵容“急独”活动、加强管控两岸民间交流等处着手,升高两岸风险。但总体而言,台湾民众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看法出现积极变化,“促融”战略在岛内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教授指出,蔡英文上台一年以来,无论是内部事务还是两岸关系,都可说是执政业绩不佳,对外关系输得更惨。从战略方面考虑,我们首先要依靠大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强化自身实力,大陆崛起必然带来两岸力量对比特别悬殊,对蔡英文当局造成强有力的威慑,对人心也会产生影响。同时要警惕“文化台独”、“教育台独”及“释宪释法台独”等新问题,要有反“台独”的新政策和新手段。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严峻研究员认为,蔡英文自去年5月上台执政以来,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上虽然与民进党传统的立场相比有所调整,但对体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则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一直没有回答“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对未来,今后中国大陆将一方面把握当前两岸关系的工作重点,即反对各式各样的“台独”,坚持“两岸同属一中”底线不动摇;另一方面以足够的战略定力与耐心,从中国国家总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台湾问题,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努力先做到两岸生活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的统一与整合,再逐步推向政治及法律意义上的统一,因为和平统一仍然是中国大陆的最佳选择。

国防大学史晓东副教授认为,蔡英文上台一年来存在着三个误判:第一,蔡英文对中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决心意志和能力存有误判,妄图以"民主″为由破坏一中现状,对抗一中原则。第二,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台湾在中美两大国中的地位作用存有误判,总想以小撼大、搞小动作。第三,蔡英文对自己的施政能力和台湾内部形势发展存有误判,施政乏善可陈,搞政治清算却不遗余力。基于这些误判,仅一年时间,蔡英文施政已经举步维艰,有的政策出现"发夹弯",有的政策四处碰壁,有的政策则不了了之,总的看是不成功的。对于蔡英文当局破坏一中现状,对抗一中原则的行为,中国大陆既坚持原则,牢牢守住一中底线,不给蔡英文以可乘之机,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给蔡英文留出了"答卷″的时间和空间。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没有上纲上线,搞大批判。这显示了中国大陆希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保持台海和平稳定的诚意和气度。但是现在看,留给蔡英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郑振清副教授从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角度探讨了两岸交流与社会整合问题。他认为,我们在两岸事务的交流制度设计上应重视授权社会组织与台湾的社会团体进行对接,开展更为丰富的两岸社会交流。在和平统一的方式上,我们应推进吸纳式的统一,将台湾的社会力量和青年一代整合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为此,除了坚持在两岸协商和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上坚持一中原则,在反台独上运用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法规“亮红灯”以外,也要全面推动各部委、省市对台政策的完善,让台湾同胞享有全面的国民待遇,促进两岸社会的深度融合,这就是“亮绿灯”。2016年以来,我们的对台政策正在完善“红绿灯”框架,这有利于大陆主导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将台湾民心引导到正确的政治经济社会道路上来。

人民大学国发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主任黄嘉树教授认为,蔡英文一年以来的执政效果从各方面来看都不理想,我们外交上的一系列动作对她形成了很大压力,使其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在島内推出各种改革得罪了各方,也反映了她的施政能力较弱;而她对于美国与中国关系改善的大势也严重估计不足。对于此次吴敦义的胜出,我们应该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应坚持和扩展同国民党的合作。但是现在台湾的民意结构环境仍然是国民党面临的最大困境,民进党的失分并未转为国民党的得分。

人民大学国发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津教授结合国民党主席选举谈了他对未来国共关系走向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吴敦义的两岸关系论述与马英九相比较,过多强调和凸显“各表”。这次在回复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时,他将“一中各表”直接摆上了台面,使得“一中各表”由过去的“背对背”变成了“面对面”。这一做法打破了国共两党多年来在“一中各表”问题上的模糊、默契与惯常操作,这势必会伤害一个中国原则。倘若未来吴敦义领导下的国民党继续“面对面”式地跟大陆说“一中各表”,必然会产生弱化“一中”的效果,进而伤害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基础。建议国民党认识到这一违规操作的危害性,今后不能再当着大陆的面来谈“一中各表”。

人民大学国发院国家统一研究中心研究员林红副教授从特朗普调整台海政策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由于中美之间建立在“一个中国”之上的政治基础没有受到损害,两国关系近期整体好转,但中期挑战最大,“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包容性全球化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能否相容仍是一个重大考验。中美实力对比可能出现长期均衡的态势,因此美台关系的既有格局包括军售议题不会出现极端的变化,“弃台”或军售实质性升级都不会发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都有求稳的需要。特朗普对美国台海战略的调整,会保持低调,但继续维持台海平衡,尤其是他主张将理念与政策区别处理,美台之间所谓价值共识对政策的影响将有所弱化,美国对台政策更注重实际利益。

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下辖的国家统一研究中心组织。该研究中心是人民大学新成立的一个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智库研究,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