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11月 29

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三期): 历史上的突厥与突厥语人群

发布时间:2022-11-29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承办的“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三期)——历史上的突厥与突厥语人群”讲座于下午15:00-17:00通过腾讯线上会议的方式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地高校7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与讲座。

        本讲座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陈浩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旨在廓清对“突厥”一词的理解和语境使用的混乱,古今“突厥”意涵变迁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重视。陈浩从语义学角度出发,梳理保存在汉文正史、突厥碑铭、拜占庭编年史、穆斯林史志和近代西欧文献中关于突厥语人群的记载,进而辨析历史上“突厥”和“突厥语人群”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变迁和根本差异。陈浩结合翔实权威的文献资料,从文字发音和拼写出发认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当中,“突厥”的内涵千差万别,能指代的人群远远超出现在认知范围。历史上一些人群被纳入突厥并没有标准,可能基于某种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语言的——现在比较注重语言这种标准,甚至完全就是政治的标准,以及各种标准的叠加。只有把历史场景和观念建构梳理清楚,才能理解该词的意涵,并看到当前国际社会发生的一些事件背后的原因。

讲座过程中,陈浩表示:“一个课题总有其关怀。我们把19世纪以来欧洲东方学家基于比较语言学发展出的这一套理论,把历史性和共时性的突厥语人群都归结于‘突厥语族’的范畴之下,这是我们关于突厥知识的最先进、最前沿知识。这个研究就是要剖析这套知识怎么形成的,与哪些线索可寻,以及这套知识生产对我们当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有什么参照意义。”当代“突厥”话语从17世纪在欧洲学界出现,到19世纪晚期基本定型。西欧有关“突厥”的知识生产,不是在权力真空中运作的,本质上伴随着启蒙和帝国主义向欧洲以外地区扩散的过程。从“鞑靼”到“突厥”,从“鞑靼利亚”到“内陆亚洲”,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三百年来欧洲关于亚洲知识形塑的清晰脉络。

在演讲结束时陈浩指出,“突厥”概念史中的个案研究所折射出的知识生产与权力机制之间的纠葛,对于我国当下如火如荼开展的区域国别研究,或许是有启发的。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昝涛担任互动点评。

昝涛教授首先非常赞赏陈浩副教授运用概念史(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从根源上研究“突厥”意涵变迁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这些名词实际上所有的概念所指范围,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的研究范式里都有变化。他从土耳其共和国研究案例出发,分享“突厥”这个概念从民族主义角度是被如何接受的。同时,昝涛教授再次回应关于区域国别研究中地缘—文明模式的应用,尤其对当下区域国别研究方法的取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最后,作为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表达了对欧亚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长远思考与未来期待,表示如果从对当地语言和文献的运用来看,目前国内奥斯曼研究、中亚研究等相对冷门的领域依旧缺乏人才和上游研究,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尚需补课。这需要有硬核的学习能力建设和耐心,才能进行平起平坐的讨论。

点评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蒲小平主持。

讲座活动节奏紧凑,氛围热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参会嘉宾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围绕“突厥”概念议题为中心对东方学知识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蒲小平认为对欧亚知识的讨论其积极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厘清当前有关欧亚的认知体系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东方学背后的价值观念引导,实际上我们不自觉的受到这种话语体系的影响进而不加辨别的想当然之,这就要求我们像陈浩老师这样,不但有过硬的学科训练能摘检缕析,更要有相应的知识自觉。

从文明史角度来看,欧亚地区承载着人类最为厚正而又丰富多彩的文明,对于欧亚文明的解读不仅仅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阐释学,更对理解当下欧亚地区的变革有着深刻的参考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秉持文明互建、协同发展的理念,自成立以来邀请了全球欧亚研究各领域著名的学者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沙特阿拉伯、荷兰等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以期共同推进欧亚文明系列研究,获得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肯定。许勤华教授最后总结活动时表示,欧亚文明研究是个门槛很高的专业,不仅仅需要有很好的问题意识,其对语言和相应的学科训练都有着更高的一些要求,须有深厚的语言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地理学等跨学科的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欧亚院期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欧亚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和各位专家建立起良好互动机制。

|主讲嘉宾简介

陈浩,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A History of the Second Türk Empire (Brill, 2021),译著《全球史导论》《全球史讲稿》,主编商务印书馆“突厥学研究丛书”(Studia Turcologica)。曾获称“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


|点评嘉宾简介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是奥斯曼土耳其史、中东伊斯兰研究,以及中亚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杰出学者。主要著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历史与叙事》和《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等,兼任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副院长,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