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7月 23

陈雨露、刘元春受邀参加总理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07-23

       2013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 据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度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把脉中国经济。
       李克强在讲话中说,“我和国务院的其他一些同志到地方调研以及我们开座谈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要求国家稳定政策,希望政策不要来回摆。政策来回摆了之后市场信号就乱了,市场对我的引导作用就小了。而且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是短期刺激,持续半年或一年,而企业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预期”。
       李克强说,地方政府官员也有这个要求。中国经济既要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也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包括经济总量政策,调结构的措施和促改革的举措。这个政策框架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配合运作,达到稳定,可预期。
  与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这也是新一届政府宏观管理理念进了很大一步的体现。他发现:决策层不是经济下行压力一大就采取简单的财政货币放松和短期刺激办法,而是有保有压、找到有效需求。

       李克强讲话中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他强调,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李克强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概念。上限是防通胀,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GDP增长7.5%,李克强解释,7.5%的指标是依照“保就业”的要求测算的。同时他强调了经济增长的底线是7%,不允许越过这个底线。这个底线是保证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参加了总理的座谈会。他分析,过去政府对经济的宏调更多是以一个具体的GDP增长数值为界限,比如8%。现在是一个区间概念,这个区间以民生质量为依据设置,这体现了李克强的“底线管理”新思路。
  刘元春认为,从李克强对其经济理念的一系列阐述可以看到,“克强经济学”并非外媒简单解读的那种“不刺激,去杠杆,重改革”,不刺激不是基本方针,而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以民生保障为依据,由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的稳定为指标构建。比如出现大规模失业,居民收入快速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企业呆、坏账上扬,局部金融风险开始向全局风险转化。
  “李克强总理的‘区间管理’是有逻辑和理论基础的”,刘元春认为,这是李克强对稳增长内涵的重新解释。他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结构处于大调整中,我国的经济也需要一个不断试错调整的空间,而不是给一个先验的决定。“区间管理”的新思路可以给市场和社会更稳定的预期,使我们的稳增长这个“稳”字更有弹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平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