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经论坛(第十三期)《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形势和潜在危机及我国的应对》报告发布与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139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美政经论坛(第13期)于线上举行。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其政经交往对两国及世界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加强中美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人大国发院设立了中美政经论坛,旨在搭建跨学科的学术与智库平台,定期组织团队深入挖掘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并发布中美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邀请学界同仁进行讨论碰撞,助力学界对美国及中美政经关系的学术研究与讨论。网易财经、北京日报、中国网、陆想汇、学说科技等多家主流媒体平台联合线上直播。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青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金融学院何青教授执笔报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刘元春、毛振华、聂军、徐康宁和张明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发布题为《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形势和潜在危机及我国的应对》的报告。
报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展开:
一、本轮加息概况与美国当前经济形势
二、潜在金融危机
三、对我国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一、本轮加息概况与美国当前经济形势
本轮加息的历程概览起因是2020年初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二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实际GDP同比增速-8.35%,远超金融危机期间最大跌幅-4%。鉴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美联储开始进行货币政策“大放水”,导致美国通胀水平迅速上升,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开始急速加息。其次,以下六个方面反应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二季度调整后实际GDP增长2.1%,超出市场预期表现出一定韧性;高流动性存量、科技股热潮以及股权风险溢价下降支持美股上涨;实际利率攀升提高融资成本,且美债利率倒挂严重预示经济衰退;受加息预期和经济表现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反复波动;今年以来美国商业房地产价格走势偏弱,住房市场信心恢复不足;现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中小银行面临的“失血”问题仍将存在。第三,美国未来的加息走向有三点:一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目标通胀率保持2%,当前通胀水平仍然较高;二是今年迄今经济增长超出预期,为抑制可能通胀基本无降息空间;三是货币政策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权衡经济冲击和通胀率愈发艰难。
二、潜在金融危机
在美国保持比较高的利息水平下,对全球经济以及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以下三方面的潜在金融危机。第一方面,美国保持较高的利息水平下对全球经济恢复面临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逆全球化对全球贸易的冲击,海外经济体加息恐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和后疫情时代多国债务飙升面临债务危机。第二方面,美国银行危机与商业地产的危机。银行危机仍在,体现在穆迪下调多家银行信用评级,以及商业房地产违约率持续攀升,警惕暴雷的风险。第三方面, 政府债务危机上升和银行体系风险上升相叠加,出现一个现象,美国债务危机进一步上升。目前美国的债务利息负担沉重,2023年1月至7月,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中利息支出为4169.5亿美元,占比高达10.8%,逼近国防支出。这种情况下存在了一种去美元化的趋势。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也会采取多元化的战略来分散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潜在风险。
三、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本次加息对我国汇率及进出口的影响。加息以来,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相比之前出现了显著降低,这说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加息,不仅使得中国的进口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经济的景气程度。二是本次加息对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次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加息行为,主要目的是收回在疫情期间为刺激经济超额发行的货币以及维持汇率的稳定。相比之下,疫情期间我国的货币政策更为稳健,并没有出现大水漫灌货币超发的现象,因此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加息回收超发的流动性时,我国仍有足够的空间继续降准,保持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刺激。三是本次加息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变化。整体而言,我国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为证券,货币和存款极少,近期黄金储备有明显增加,8月最新数据显示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2017年8月之后,美债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四、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维持经济增长与稳定。一是以我为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加力提效,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是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另一方面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三是扩大消费,提升民营经济的信心。扩大消费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就业、收入水平提升以及社会保障,这三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影响是最大。
第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首先是加强对银行、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管理。银行风险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二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应重视,三是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四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应关注。房地产方面,一头要对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和优质的民营房企,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满足他们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头要抓出险房企,一方面帮助他们能够自救;另外一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处置,绝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其次是谨防国际金融风险传染和恐慌情绪蔓延。我们需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增强自身经济信心,提升经济预期。
第三,抓住时代机遇,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又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支持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和计价,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提高离岸市场管理水平,提升投资者配置离岸金融产品的便利化水平,畅通离岸人民币的供给和回流机制,加强对跨境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控,设立更多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提升对于跨境资本流动检测分析能力、预警能力以及应对短期资本冲击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论坛第二单元,各位专家就美国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以及美国经济形势、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该如何应对发表自己的见解。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刘元春首先从中美关系大国博弈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美国的经济现状,主要聚焦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来看美国经济超预期表现的背后深层原因包括超级救助的效应仍在持续、超级量宽还在发挥作用,投资持续扩张,创新能力,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二是对于美国一二季度经济的表现是否意味着它的未来还能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刘校长从财政危机、地产状况、美元利差和居民债务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衰退论消失的这种论断为时尚早,还有待商榷。最后,刘校长认为我们要对美国经济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有高度警觉和深度研究,这就需要我们用更为理性科学的态度进一步跟踪美国数据,从而感受美国经济运行的一些新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首先强调在判断当前各种经济状况时要拉长视野看中美两国政策和经济的同步和分化,尤其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处在不同的阶段。受疫情、中美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还处在一个经济调整期。另一方面,毛教授表示中美两国汇率的波动导致中美GDP比例产生变化,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毛教授认为,萨默斯表示中国在2050年前不太可能超过美国的判断对于我国来说有积极的影响。即便中美之间各种竞争加剧,但中国仍然要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化危为机,把汇率贬值变成对我们有利的一个机遇,坚持市场化和改革开放来保持积极性,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聂军首先表示现在各种波动、经济走势和政策都有一个起于疫情、止于政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危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总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层面:供需失衡、消费结构的失衡和劳动力市场的失衡,这都会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其次,聂教授表示危机产生的不同,政策应对方式应该有所不同,每次的危机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新特点,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关注和研究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各种走势。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院副会长徐康宁首先从三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高度关注美国经济。一是美国经济走势尤其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需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二是美元币值的变化对其他国家货币币值的变化,乃至于全球贸易和投资有重要的影响。三是美国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对全球产业变革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他表示还应该关注以下三方面:一是关注对当前美国经济走势总体的判断;二是关注美国经济呈现出的一些新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政府干预;三是美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还是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最后,对于在当前环境下中国该如何应对,徐教授认为,一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尤其要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二是要稳预期,稳预期不仅要稳经济增长预期,还要稳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三是要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和新发展动力的转换。四是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竞争力,从而充分利用全球智慧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明从以下四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关于美国通胀走向和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他认为短期内美国核心CPI增速仍然具有黏性。因此,短期内美国货币政策难言放松,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会触发新的金融风险。二是对疫情后美国扩张救市政策的逻辑回顾,包括财政政策的扩张、出手阻断银行的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举措。三是美国长期利率和美元指数基本见顶,但未来高位盘整依然是大概率事件,短期内可能有大幅下降。四是对人民币贬值的判断主要是内因导致的。当前中国股市和汇市都不太景气,投资者情绪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汇率贬值、资本外流和股价下跌形成了一个循环。最后,张所长针对扩张财政提了三点建议:一是给中国中低收入家庭发不带任何限制条件的消费券;二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政策创新;三是通过中央政府发债置换的方式来降低部分的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