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6月 02

我院高级研究员岳晓勇出席“战略纽带:中国-欧洲地中海地区关系”研讨会并做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1-06-02

5月24日,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人民大学国家发展和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前驻爱尔兰、约旦、卡塔尔大使岳晓勇,出席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北京大学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CMAS)和TOChina Hub联合举办的“战略纽带:中国-欧洲地中海地区关系”研讨会(A Strategic Nexus: the Euro-Mediterranean Region and China),并在“欧洲-地中海与中国:形成中的选择”环节做主旨发言。岳大使特授权中国论坛发布全文,以飨读者。


9d5492547cb1475e825a374f189e28f6.png


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创未来

很荣幸应邀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北京大学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CMAS)和ToChina Hub联合举办的“战略纽带:中国-欧洲地中海地区关系”研讨会。“欧洲-地中海与中国:形成中的选择”主题定得很好。这个地区不管你如何去界定或划分,都可以看到,它与至少70多个国家地理紧密相联,非常多样化,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即建设和平发展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去年以来,百年未见国际大变局继续深化,新冠病毒疫情冲击, 给国际局势带来新的复杂变化,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中国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国家的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双边和有关地区合作继续推进,前景光明;和平发展存在大好机遇,也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更加复杂的挑战。国际社会如何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开创未来,是紧迫课题。在此分享一点情况和个人看法。

一、无论是中国与包括地中海北岸在内欧洲国家关系、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关系,其总前景都是乐观向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对自身稳定、改革发展有信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各国的共赢合作,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表明,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总趋势的判断没有变,对中国自身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没有变,对与包括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各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促进共赢合作的决心也没有变;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以来中方保持了与欧盟和欧洲国家的高层对话与沟通,积极促进在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与欧洲国家共同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进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内外政策调整以及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所带来的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国国内和对外行动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一会是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或大范围退群,一会是在国际社会里制造分裂划小圈子,制造毫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虚妄叙事,以国家安全为由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给国际形势带来新的不确定和不安宁因素,也提出新的课题。

中国尤其反对以人权等为由干涉别国内政,对损害中国主权、尊严和安全的言行坚决反对。我们仍然相信,只要国际社会各国真正遵守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宗旨与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秩序及其理想,在国际社会中真正做到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分歧,各国共同努力,是可以找到应对人类所面临种种挑战的。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到这种努力中来,正像前不久中美欧之间以及在国际多边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对话所显示的那样,相信在国际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其他领域,也应该而且能够显示出健康的接触沟通与合作来。

二、疫情冲击下中国与欧洲-地中海国家的关系保持了发展,合作潜力将更大释放。这方面的例子不少,一方面是疫情暴发后中国与欧洲-地中海地区各国展开了各国交流与合作,在共同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上,进展和成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中国与许多国家继续保持和推进各领域的合作。

(一)整体关系方面,2020年尽管世界遭受了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的打击,中欧合作仍取得新进展。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双方同意建立数字和环境与气候的高层对话机制、如期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等。我们同不少欧洲朋友交流中感到,中国和欧盟不少国家都认识到,双方要应对好抗击新冠疫情和复苏经济这两大共同挑战,加强合作是唯一的道路。

事实证明,国家间存在差异和分歧很自然,只要双方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推动对话与合作完全可能。《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就是很好的例证。中欧关系有坚实的基础,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共识远多于分歧,在经贸领域,双方的合作机遇也大于竞争。中国对欧盟坚持和平共处、开放合作、多边主义、对话协商的原则,双方应为世界经济复苏继续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对接;合力抗击新冠疫情;共同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平衡发展、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挑战。

(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CEEC)合作机制运转良好。这个机制既有欧盟成员,也有非欧盟成员,包括了大部分巴尔干和地中海欧洲国家。2月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视频峰会很成功,通过了《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为下阶段合作明确了方向、规划了路径。该机制成立9年来,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近85%,年均增速8%,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速3倍以上,其中中方进口增幅高出出口22个百分点。2020年虽然疫情严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仍达1034.5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中欧班列覆盖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累计开行3万多列,截至2021年1月已连续9个月单月开行超过千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主要港口物流往来密切,中欧陆海快线正在加快形成,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取得很好成果,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地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在各国加紧规划“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地区各国就深化和扩大合作不断交换意见,已确定团结抗疫、务实合作、互联互通、绿色创新四大重点,强化疫苗合作,今后5年中方从中东欧国家进口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年”为契机,深化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等交流合作;争取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双方在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金融、投资、农业、电子商务、检验检疫、旅游、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环保等广泛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展望未来,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三)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关系趋势良好。世局动荡和疫情冲击背景下,双方关系发展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中国在中东也长期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一贯方针,非常稳定。一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同中东国家领导人频繁沟通,共同指导关系发展方向。进入2021年,中国同地区国家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深化疫苗合作,共同支持复工复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双方政治互信得到加强,团结抗疫、务实和集体合作不断发展。

5月巴以爆发严重冲突,中方非常关切。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提出关于停火、人道主义援助、国际支持和坚持“两国方案”四点主张,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推动问题早日实现全面公正解决。中方还宣布将为巴方提供100万美元紧急人道现金援助,并将继续根据巴方需要尽力而为,为加沙冲突后的重建提供人道帮助。中方已通过联合国有关机构,为其抗疫提供100万美元援助和20万剂Covid-19疫苗。

中方支持伊朗核全面协议得到完整、有效履行,当务之急是推动伊核全面协议早日重回正轨;中方倡议在维护伊核全面协议前提下搭建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以集体协商方式管控危机,争取形成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新共识。叙利亚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叙利亚的未来应当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叙利亚问题应当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地区和平与安全关乎地区国家根本利益和全球稳定与发展,推动地区局势缓和降温,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今年3月,王毅外长访问中东时就强调了中方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倡导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核不扩散,共建集体安全和加快发展合作,受到地区各国普遍赞赏。

中阿在抗疫和恢复经济上互相支持,实现包括疫苗的抗疫协作“全覆盖”。中国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方2020年贸易额近2400亿美元;中国从地区原油进口2.5亿吨,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量一半。中阿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有序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产品、技术和标准在地区认可度不断提升。3月底中阿签署“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为全球数字经济规制建设做出贡献。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携手抗疫,推进疫苗合作;促进建立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便利疫情防控和人员往来;排除政治和外来干扰,推动疫苗正常和广泛使用。中国将与地区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东作为陆海丝绸之路交汇地带的优势,形成中东国家向东开放,中国向西拓展合作,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大格局。加强双方融合两个资源市场,共创后疫情时期新增长极。同时交流治理经验,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

三、一点结语。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世界各国关系发展与合作有巨大的机遇。看一下欧洲和地中海地区,这里各国文化和历史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发展水平不一,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总体都保持稳定和发展,一条基本经验是要坚持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习近平主席对国际关系提出过“四个坚持”的主张,即坚持和平共处,开放合作,多边主义和平等对话,事实证明这是当前和今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疫情冲击、经济恢复、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课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等种种挑战所必需和最基本的原则。

而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一些势力,出于一己霸权私利和保护主义,不顾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基本准则,刻意制造中国威胁和中国崛起冲击国际秩序叙事,打着国际规则旗号破坏国际规则,打着民主旗号破坏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社会最需要团结抗疫和恢复经济时制造分裂,搞自家一国说了算,拉小圈子,这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也不利于这些国家推进真正的国际合作,各国必须高度警惕。

为维护中国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国家良好的关系与共赢合作,我们需要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排除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中国威胁论”抹黑叙事的干扰破坏,认清这些势力所制造的虚假信息和造谣污蔑,把我们的精力聚焦于最需要投入的地方。

第一,合力战胜新冠病毒。印度等国最近疫情恶化给各国敲响了警钟,只要有一个国家还处在疫情之中,人类社会就不安全,必然加强各国共商与协力。要鼓励我们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疫苗研制与生产和公平分享。中国愿意为此做出贡献。

第二,携手促进经济复苏。中国将尽其所能与各国加强协调,相互配合。例如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相应战略协调对接,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加强就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和数字化战略等问题进行沟通,就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复苏问题推进合作。

第三,共同努力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世界各国普遍参与和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公认国际法为基础的多边秩序与规则。推动各国在联合国、G20、世贸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平台加强协调与合作。在此基础上以平等对话合作共同促进人权、推进地区热点问题的应对和解决,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