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12月 21

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 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2021年中国宗教法治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民族报发布时间:2021-12-21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中国宗教法治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该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十次宗教法治研究的年度会议。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主题作深入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宗教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认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要巩固落实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巩固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引导宗教界参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公益慈善等事业的建设,使和善、和谐、和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心共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巩固落实宗教中国化成果,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促进各宗教教规教义开展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要提高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进宗教综合治理,加强宗教法律规范体系的统一性和完备性,完善提高基层宗教治理工作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大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力度,解决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特殊困难。

“健全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增强宗教事务治理制度的执行能力,优化宗教事务治理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矛盾和问题,这是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进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沈桂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助于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工作的成绩经验,透彻认识当前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要用法律调整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完善宗教工作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运用法律规范宗教界开展宗教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的矛盾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处理好社会公共事务与宗教内部事务的关系,增进社会协同,凝聚广泛合力。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重要节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召开的,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俞学明认为,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推进宗教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提高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是对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推进。

中央党校民族和宗教教研室主任蒲长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宗教怎样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境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度,创新了宗教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为宗教发挥积极作用指明了方向。

“宗教工作法治化既是新时代宗教中国化的鲜明特色,也是坚持宗教中国化强有力的保障。”新疆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琪认为,全面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能更好地助推宗教中国化,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宗教问题的治理关乎社会风险防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太刚认为,要针对宗教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来强化治理,在宗教法治化的过程中,实现宗教事务治理的系统优化。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建文认为,应当重视宗教界人士对宗教财产的使用权问题。宗教界人士对宗教财产的使用权,关涉其作为普通公民的日常需要和作为宗教人士的价值需要两个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