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6月 20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中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15-06-20 人大国发院发布时间:2010-06-20


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中期)”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低迷与繁荣、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郭杰、参与式保障体系研究会秘书长周海燕、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闫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主持。



伊志宏副校长在致辞中向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创办9年来,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学术品牌,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年做出的突出成绩,并介绍,当前国发院正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立足于“一个领域”、“三大板块”和“四大平台”,全力构建具有人大特色的“十大核心团队”,致力于打造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高校智库,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伊校长指出,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攻坚期的关键一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问题需要我们对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进行全面重新梳理,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5年中期)——低迷与繁荣、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各类数据超预期回落中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一方面总需求增速收缩十分明显,需求不足开始触及底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总体疲软中出现了深度的分化。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以及经济增速筑底的关键期已经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在艰难期之中曙光已现,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报告认为,2016年将是中国转型最为艰难、也是大周期中“不对称W”第二次全面触底的年份,宏观经济各类指标将进一步回落,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预计GDP增速将在2015年3-4季度短暂探底反弹之后出现进一步的回落,全年将在外部环境改善、消费稳定、内部结构性政策进一步发力的作用下逐步探底,并为2017年经济的复苏打下基础。

报告进一步分析,步入新常态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还面临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和风险。第一,趋势性力量与周期性力量的叠加,使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失速的风险,部分区域和部分行业超预期的塌陷导致中国经济的脆弱性步入新的阶段,未来有效需求不足和局部问题的恶化随时可能触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第二,过快的债务增长以及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过高的问题在2015年开始与生产领域的通货紧缩相叠加,导致“通缩与高债务效应”出现,局部风险恶化和蔓延的程度随时可能加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内生性紧缩效应也将更为严重;第三,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异导致传统宏观调控政策的传递机制发生变异,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失灵问题十分严重;第四,2013年“城投债”违约、2014年“超日债”违约到2015年“天威债”违约标志着中国债务风险开始从全面蔓延,传统的“借新还旧模式”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宏观“去杠杆”与微观企业减负成为左右中国未来调整与重整的关键,股市在短期的快速回落所带来的宏观冲击将大大超越以往的水平。

报告建议,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从基本哲学、理论基础、框架体系、总体定位以及工具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重新梳理。

论坛研讨会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教授主持。各位与会嘉宾围绕“低迷与繁荣、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相继发表了精彩的发言和演讲,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思维碰撞中从各方面为大家透视中国宏观经济的前沿动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一鸣教授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谈了几点认识。第一,经济企稳的迹象正在显现。5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好转,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增强,但外需和内需低迷的情况尚未明显好转,经济企稳回升仍需要一个过程。第二,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孕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兴起,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加快形成,新的市场主体和新的商业模式加快成长,正在构筑经济企稳的基础。第三,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传统产业过剩压力仍然较大,新兴产业和业态增势强劲;依靠传统模式的企业营利能力下降,依靠创新的企业逆势上扬;转型慢的地区增速大幅回落,转型快的地区回稳向好。第四,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投资依然低迷、工业增速仍处低位、产能过剩矛盾仍较突出、企业经营仍面临困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经济筑底企稳还需要政策添力增效。总体上看,当前正处在新旧力量交替和结构调整阵痛之中。新旧力量此长彼消,终将使蓄积的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强化。而经历过这轮调整和转型阵痛,中国经济将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中高速稳定增长轨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教授提出,运用传统的理论和经验来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难以适应经济新要求,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分析问题要重视系统性分析,不能仅就单一问题进行局部分析。如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就应当从多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二,宏观调控方式和机制亟待创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背景,两大传统调控政策的传统参照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政策效果判断的需要;第三,需要进一步落实改革新思路。改革需要从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深入发展到各领域的具体规则,形成上下联动。总体上说,面对当前颇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矛盾,我们应该转换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应对新的变化。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研究员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分化的阶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第一,中国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阶段,也处在爬坡过坎的艰难阶段。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一定要守住必要的增长速度,并保留一定的政策余地和空间;第二,中国正在搭建两个平台,上演两场大戏。一是建转型升级的平台,上演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戏,二是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上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大戏;第三,中国正在出现三个发展新趋势。一是跨国经营的发展新趋势,二是跨界融合的趋势,三是跨所有制的发展趋势;第四,中国经济四项新红利正在形成,一是人口质量红利;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性红利;三是全面开放的红利;四是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红利。另外,邱晓华研究员还指出资本市场的活跃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借鉴国际经验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充分肯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在经济增长下行的状态下,我们要做到经济减速而不失速。从各项指标上看,我国经济困难仍主要在工业领域。其次,经济失速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导致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对经济的影响较大;再次,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制约;最后,不能低估结构性调整对短期经济造成的影响,要高度重视经济的短期阵痛。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研究员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经济各方面的改革仍需继续;第二,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及其引发的高速城镇化所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第三,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背景下的城镇化发展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继续完善;第四,互联网带来的是巨大的规模效应,其优势就是将无数个人行为和经济行为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时间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教授提出了对经济“大腾挪”效率的几点看法:第一,资金的大腾挪。总的来看,我国国家的负债、政府的负债仍处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需要重视的就是企业负债过高的问题;第二,投资区域的大腾挪。中国正从一个资本输入国转化为一个资本输出国,需要进一步适应国际投资的规则和习惯;第三,产业大腾挪。我国传统过剩产业正在向新兴产业、服务业转变,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将出现在新兴产业领域;另外,毛振华教授特别指出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要认识到主观努力和客观被动相结合;二是大腾挪效果的判断标准应是经济效益;三是总量上的提升仍是大腾挪的背景;四是要把大腾挪和防止系统性风险结合在一起。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新型高端智库的重要品牌活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自2006年创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十四期。论坛坚持将人民大学学科、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与中央的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将社会力量和学术力量相结合,将中国的真问题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研究所取得的深刻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新华社、光明日报、华夏时报、北京电视台、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人民网、财新网等30余家媒体参会进行采访报道。新浪网财经频道将对论坛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