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10月 09

纪宝成出席“中美对话”研讨会

人大新闻网发布时间:2013-10-09

       10月4日、5日,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作为支持机构参与组织的“中美对话︰核心价值与世界秩序”研讨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文化地标卡内基图书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纪宝成应邀参加论坛,并在10月4日举行的论坛主题演讲第一节作题为“包容:尊重和理解中美核心价值的基本前提”的演讲。

       纪宝成老校长在演讲中指出,在当代世界,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是,这个趋势的进展却是曲折的。基于某种特定利益的文化霸权意识、道德自大主义、政治独尊取向,经常导致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受到严重的干扰,造成文化的隔阂,文明的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出现。要克服干扰,减少误解,避免冲突,有必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坚守正确的立场,体谅双方的观点,增进双方的了解,建立双方的共识,从而求同存异,互信合作,这对于已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而言,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重新认识中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其异同,说明其合理性与合法性,乃是当今构建良性中美关系乃至世界新秩序的出发点和基础。
       他指出,中美两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情的差异,双方在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上、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与途径方面,会有许多的独特做法,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也不应该整齐划一。我们并不否定美国的价值观,也充分肯定美国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认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唯一的和至高无上的,这种立场与思维,是一厢情愿式的神话,在理论上讲是片面的,从实践上讲则是有害的,也是必定会碰壁的。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当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全面阐释中美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后,纪宝成老校长强调,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与倡导的。对中国发展道路选择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运作抱有抵触,对中国文化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美国人士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是在“妖魔化”中国的只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意识有关,因为没有博大的包容,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去理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但需要高度注意的是,包容是双方共同的包容,而不是单方面的包容,同时也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本节演讲结束后,纪宝成老校长还就与会者向他提出的如何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看待“包容”的问题作出了回答。
       纪宝成老校长的演讲和回答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与会的天主教枢机、华盛顿荣休大主教西奥多·麦卡里克,原香港特区民政局局长、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何志平,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教授等对纪宝成老校长的演讲和回答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非常认同。
       本节主题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主持,他轻松的主持风格以及恰到好处的点评也广受好评。杨慧林教授还在研讨会第四环节发表了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