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出席“大国大时代”活动并发表演讲
新浪财经发布时间:2013-10-15 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报告会第二场《增长谈——大国增长的极限到了吗?》,今天(10月15日)上午10点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报告会上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今日在“中国经济十月谈”第二场报告会上表示,本轮中国经济下滑不仅有结构性的基础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处于过渡性时期,远远没有处于新常态增速期间,未来依然可以实现7-8%左右的次中高速增长。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四季度将有持续轻度回升,但是反弹力度较三季度将有所回落,2014年一季度经济仍存在增速小幅回落的可能。
刘元春强调,在本轮全球性的大危机和大调整中,总体上中国经济回落没有体现出“中国特色”,从GDP、贸易增速、CPI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与世界是同步的,因此,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不能在一个封闭体系中来寻找,必须从全球性问题、周期性问题以及本国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等多角度来寻找。
刘元春分析认为,从过去全球经济周期性增长的主要参数来看,第一,新技术革命依然是过去20年全球经济增长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宣告了新技术革命由快速膨胀期步入稳定的扩展期,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需要等待。第二,全球化是过去20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引擎,新要素纳入生产和分工体系带来了全球化红利,然而,2007年至今,世界经济大衰退带来了全球各个分工体系系统性的制度危机。
“不过,不能把所有经济增长回落归结为基本参数变化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之上。”刘元春表示,在世界经济周期性力量和结构性力量的作用下,外部因素诱发内生因素,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拐点式的变化,从内生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源泉出现了拐点变化,包括市场化制度红利递减、人口红利递减以及经济增长外部环境约束成本大幅上扬等等。
刘元春认为,未来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和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仍然有广阔的纵深空间。此外,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丧失,比如在劳动力因素上,尽管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高学历人才的供给更加充裕,这些都孕育着新的红利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趋势愈发明显,包括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大幕拉开,上海自贸区设立等诸多事实,引发了市场对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期待。
对此,刘元春认为,改革红利的获得不仅需要改革的勇气,更需要改革的艺术,同时还需要耐心,不过,短期来看,结构改革往往带来强烈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在中长期才会体现改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