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06月 17

陈雨露:中国应倡导大金融理念

第一财经日报发布时间:2013-06-17

      “G20峰会应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这应是中国参与G20的鲜明战略。”在昨日举行的“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教授指出,中国参与G20峰会,应有中国自己鲜明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

  陈雨露介绍,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在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层面上,人民大学团队提出了“大金融”框架。所谓“大金融”,其含义是清晰定义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构建充满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大金融视角下的金融理念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统一,金融的过度扩张反而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不利。

  陈雨露建议,中国应当考虑基于这样大金融的理念去制定我们的金融战略,以参与世界金融大改革。

  “大金融”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应该在G20这个平台上极力倡导这个观点。因为多次金融危机,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危机几乎都跟泡沫有关,都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有关。倡导这个观点,有助于我们占领金融理念的道德高地,包括西方国家,各国至少在台面上都会认同。”陈雨露称。

  他强调,中国倡导“大金融”理念的作用,第一个方面,在于可以防止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的杠杆率快速反弹。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行业的杠杆率已经去掉了25%,但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美国一些机构和行业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再杠杆过程。美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再次攀上,再杠杆化趋势非常大,如果不加制止,可能又会回到危机之前的非理性状态。

  第二个方面,“大金融”强调全口径监管,不区分表内表外,或者场外场内,强调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落实。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现在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来讲都要强调这一点,目前各国已经就宏观审慎监管达成了共识,这本身已是一个进步。

  第三个方面,建议在G20平台上强调,金融全球化的同时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全球性与特殊性要恰当结合,不可以再度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变成“金融西方化”,进而重蹈东南亚国家、拉美国家之前的覆辙,这样也可以避免中国在深度参与国际金融舞台之后惨遭西方金融大波动的冲击。

  “中国大金融战略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合理化,但这个过程是艰苦卓绝的,我觉得再来一次2008年的危机也未必能实现。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长期的奋斗的准备,每一步都不能犯错误,不能偏离方向,包括每一步的措施和战略以及战略步骤都要积极得体,而且切中要害。”陈雨露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