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

教授和研究员

陈强远

职称/职务:教授
办公地点:立德楼1118
E-mail:chqiangy@126.com
研究领域:空间经济,城市经济,技术创新,国际贸易

个人简介

陈强远,湖南岳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创新经济、国际贸易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重点项目、科技部委托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第六届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等奖项。

招收学生

招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博士研究生、国际贸易学学硕、国际商务专硕,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数字经济专硕。

工作经历

2025.08—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2020.082025.08,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2018.03-2020.05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015.04-2018.02上海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2018.07-2018.08,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系,访问学者

教育背景

2011.09-2014.1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组织与管理专业(空间经济学方向)(博士)

2004.09-2011.0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本科、硕士)

代表性论文

[1]. 梁琦、陈强远、王如玉,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中国社会科学201312期,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Liang Qi, Chen, Q. and Wang, 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Labor Mobility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Urban Hierarchy, Social Science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2015, 36(2)

[3]. 强远学锋、中国大城市的生产率溢价之谜,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 叶文平、李新春、陈强远(通讯作者,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与证据,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 陈强远、张醒、汪德华,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设计:高质量发展视角化,经济研究2022年第10,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6]. 李敬子、陈强远(通讯作者)、钱学锋,非位似偏好、非线性本地市场效应与服务贸易出口,经济研究20202期,获2019-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 强远、梁琦,技术比较优势、劳动力知识溢出与转型经济体城镇化,管理世界2014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8]. 陈强远、赵浩云、林思彤、申宇,中国高质量技术创新:情境叙事与测度体系,管理世界202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4年第7期全文转载

[9]. 陈强远、江飞涛、李晓萍,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生产率溢价:机制与分解,经济学季刊2021年第1期,获第六届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

[10]. 李建成、陈强远、张莉、宋小宁,重点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产业部门间的联合创新——基于企业创新合作的微观证据,经济学(季刊),已录用

[11]. 刘毓芸、严翠欣、陈强远,信息壁垒与资本空间配置:方言的视角,世界经济2024年第6

[12]. 梁琦王如玉、陈强远环境管制下南北投资份额、消费份额与污染总量分析,世界经济2011年第8

[13]. Chen, Q., Huan, T.-C., and Guan, X.,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Productivity Premium of Hotel and Catering Enterprises, Cities, 112 (2021) 103113,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21.103113

[14]. 强远思彤、张醒,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激励了数量还是质量,中国工业经济2020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15]. 陈强远、钱则一、陈羽、施贞怀,FDI对东道国企业的生存促进效应——兼议产业安全与外资市场准入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7期,入选2021年国际发展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16]. 陈强远、殷赏、程芸倩、孙久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周边新企业进入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24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 李晓萍、罗俊、江飞涛、陈强远(通讯作者,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分解:行业结构差异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

[18]. 陈强远韦丰曹晖,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与外资活动:来自国家工商企业登记注册的微观证据,统计研究2022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 李建成、陈强远(通讯作者)、程玲、黄丹蕾,地区信任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基于区域经济互动的视角,统计研究2023年第3

[20]. 陈强远、赵浩云、叶扬,中国开发区招商引资:基本逻辑与现实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3

[21]. 陈强远、崔雨阳、蔡卫星,数字政府建设与城市治理效能:来自公共安全部门的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11

[22]. 何祚宇、李敬子、陈强远,目的市场异质性消费者偏好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创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6

学术著作

[1]. 强远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机理与效应,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2]. 陈强远,中国开发区招商引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社会兼职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期刊和China Economic Review等英文期刊匿名审稿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及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转型中国新情境下异质性企业区位理论构建与政策评估(72473151),2025-2028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迈向高质量的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测度、机理与效应(720730932021-202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城市生产率溢价:理论、机制与中国经验(716031602017-2019

[4]. 科技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战略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与网络研究(2021ICR36),2021-2022

科研项目

[1]. 2025,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 2024,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3]. 2024,北京市2024年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4]. 2024,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5]. 2024,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6]. 20232019-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

[7]. 2023,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8]. 2022,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 2021,第六届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

[10]. 2021,第三届中国工业经济学会青年杯优秀论文奖

[11]. 2021,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2]. 2020,上海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13]. 2019,上海市创新创业计划优秀指导老师

[14]. 2018,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5]. 2018,上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6]. 2017,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

[17]. 2017,上海市晨光学者

[18]. 2015,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9]. 2015,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