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发院举办第十二期新政治经济学前沿讲座
发布时间:2018-10-122018年10月9日下午,由人大国发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政治经济学前沿”系列讲座第12期在国学馆116报告厅举办。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的宋铮教授作了一场题为“Conglomerate Formation in China(中国经济集团的形成)”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人大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教授主持并担任评论人。
宋铮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聚焦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奇迹问题。他们认为,对于中国在“弱经济制度+强国家能力”的条件下,如何取得4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研究认识还不够全面,经济集团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通过对中国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库(2015年)的分析,宋铮教授团队发现,中国经济中存在两大“星系”,其中,“第一星系”是以存在共同法人股东作为关联条件构建的最大联通网络,“第二星系”是以存在共同自然人股东为关联条件构建的最大联通网络。两大“星系”合起来,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不到1/5,但是总资本占全部企业总资本的2/3。这两大“星系”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通过对“第一星系”进行网络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经济集团”,在2015年,这样的经济集团有413个。这些经济集团具有以下特征:集团内的企业数量与核心企业的资本规模显著正相关;集团内企业的平均资本和平均融资成本与集团规模无关;经济集团的平均企业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经济集团的个数没有显著增加。宋铮教授认为,这些特征可能暗示着经济集团内部存在资源流动,能够部分替代市场的作用,解决市场不完善的问题,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非正规的制度保障。同时,他也指出,通过模型推演,经济集团不能使资源错配水平降低到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平,中国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聂辉华教授点评认为,宋铮教授团队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角度和解释。来自各高校的百余名老师、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并就相关问题与宋铮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宋铮,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杰出学人,香港中文大学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联合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宋铮教授的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和宏观经济学。他曾在经济学顶尖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和Econometrica发表过论文。他的论文“Growing like China”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和中国青年经济学家优秀论文奖。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之前,宋铮曾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他的学术兼职还包括China Economic Review联合主编,Econometrica和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副主编,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