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29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黄石松出席第二届中日智慧养老论坛

发布时间:2018-07-29

2018年7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日智慧养老论坛在东京召开,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养老50人论坛、北京养老产业协会、老龄居产业联盟、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研究所、伊藤忠株式会社、安井建筑设计事务所、富士康株式会社等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黄石松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作为中国国家高端智库在推动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黄石松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是贯穿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快、持续周期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1亿,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近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到34.8%。未富先老、资源有限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不能采取北欧等国家福利模式来解决养老问题,相对于行政方式、社会组织和慈善等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更高,所以,在中国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及其相关产业,以市场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要手段。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人民币升值,房地产价格、人工成本急剧增长,导致养老服务成本与价格的倒挂,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来实现多样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减少对房屋土地设施、人力资源的依赖,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是有效手段也是必然选择。为老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老技术创新的空间极其广阔。

日本早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为老科技政策引导、核心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黄石松建议,要借鉴日本经验将老龄科技政策和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针对为老科技研发链条长、涉及学科多等特殊性,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多部门、多学科、产学研用相结合,运用智慧养老技术推动社会基层治理方式的改革,积极引导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为老助老领域的运用,推动中国老龄科学技术革命。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电 话:010-62511246

传 真: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E-mail:rucnads@ruc.edu.cn(行政事务)

              nads04@ruc.edu.cn(媒体联络)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