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 08

许勤华教授接受央视专访评述中俄关系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9-06-08

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5日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赋予了中俄双边关系新的定位和内涵。中俄关系进入了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6月6日接受央视英语新闻频道晚间头条专访,以学者身份对习近平主席访俄、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评述。


  


关于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快速增长贸易额的世界影响,许勤华教授认为,在世界面临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俄两国加强双边贸易关系,给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2018年两国贸易额增速为27.1%,达到1076亿美元,两国都成为对方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以及各项贸易投资协定的签署和落实,双边贸易额有望翻倍,到2020年达2000亿美元。


两国贸易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贸易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迅速增加,从原来的传统领域能源、航空和互联互通设施建设扩展到了更多新领域,如农业、金融、科技、技术、电子商务等。在传统领域能源资源合作中,也不仅仅凸显在原油,已经覆盖全行业油、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电力、铀矿开采、核能、核废料处理以及工程设备服务等。其次,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如中俄合作的新典范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共有四个参与方,分别是俄罗斯的诺瓦切克,占比50.1%,法国道达尔20%,丝路基金9.9%和中石油20%。这是中俄双方坚持多边主义最清楚的展示,四方能源合作不仅提升了地区能源安全也提升了全球能源安全。


  


对于中俄将加强新科技和新技术合作的声明,有说法认为两个科技大国的强强联手,将加剧世界的动荡并对全球安全产生不稳定因素。许勤华教授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主要理由有四点:第一,当前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引发的频繁的天气灾害、食品-能源-水(FEW)的困境,都需要如人工智能技术(AI)等提供解决方案,以实现联合国地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中国与俄罗斯在许多地区和全球事务中都持有共同的理念,都积极支持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第三,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是相互包容的,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从“冰上丝绸之路”到“数字丝绸之路”,是对接实现的开始;第四,中国与俄罗斯在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军控、裁军和核不扩散这三点。总之,有着4000多公里共同边界的两个大国,睦邻友好和合作共赢既给世界和平处理国际关系树立了榜样,也给世界和平繁荣带来了雪中送炭的正能量。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电 话:010-62511246

传 真: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E-mail:rucnads@ruc.edu.cn(行政事务)

              nads04@ruc.edu.cn(媒体联络)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