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2

人大国发院举行“中美贸易关系”圆桌会议

发布时间:2018-08-22

2018年8月14日上午,由人大国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美贸易关系”圆桌会议在明德主楼734召开。

会议首先由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明德国际研究所Robert Rogowsky教授作主旨演讲。Rogowsky教授指出,特朗普对多个国家和地区挑起“贸易战”在美国国内已备受反对,特别是美国国会已经担心总统在贸易问题上如此之大的权力会给美国带来损害。美国国会开始思考限制总统在贸易问题上的权力。

对于同中国的“贸易战”,Robert Rogowsky教授认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不计代价地迫使中国朝着特朗普所希望的方向进行改变。虽然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遭到许多美国民众的反对,但特朗普并没有听取民众的声音,仍坚持要“打赢”同中国的“贸易战”。

随后,Rogowsky教授同在场的师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交流。

首先,此次中美“贸易战”会持续多久,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对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Rogowsky教授认为,此次中美“贸易战”具体持续多久难以确定,但是中期选举会对“贸易战”产生影响。如果特朗普在今年9月或10月停止同中国的“贸易战”,这将有利于其在中期选举中获得“胜利”。因为,特朗普政府向中国发起的 “贸易战”在美国国内遭受的反对力量较大。

第二,中美“贸易战”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

Rogowsky教授认为,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中美双方的领导人都在坚持自己的立场,僵持不下。想要结束“贸易战”,双方必须达成一个“双赢”的协议,至少让双方的领导人都可以在国内宣称“赢”得了此次“贸易战”的胜利。比如,可以效仿欧盟同美国那样,先口头上达成协定停止“贸易战”,之后再进行具体地谈判,虽然具体谈判时间会很漫长。

第三,美国通过“贸易战”迫使中国进行美国希望其进行的改变是否会对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Rogowsky教授认为,美国希望中国进行的市场化的改革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在各个方面建立配套的法律制度。美国能够在这方面为中国提供经验和帮助。美国希望中国所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能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帮助。

第四,中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Rogowsky教授认为,双方贸易谈判的难点主要在于对国有企业的分歧。当初美国允许中国加入WTO,以为借此能够使中国的制度逐渐接近美国,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但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教授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政府需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施自己的政策,确保政府的地位。美国政府却认为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和补贴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希望中国政府放弃通过国有企业来干预经济。显然,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双方很难达成共识。

第五,在这次“贸易战”中,中美双方中哪一方能坚持得更久?

Rogowsky教授认为,中国可能坚持得更久,这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政治制度的差异。美国有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竞争执政,而中国只有一个执政党。这使得中国政府能坚持更久。

本次会议由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程大为主持,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王孝松、冯俊新、石慧敏、徐晓云,中国贸促会企业权益保护中心主任王雪佳参加会议并进行交流。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电 话:010-62511246

传 真:010-62511246

网 站:http://nads.ruc.edu.cn

E-mail:rucnads@ruc.edu.cn(行政事务)

              nads04@ruc.edu.cn(媒体联络)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