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举办第五期“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社会剩余的行政吸纳——以珠三角地区流浪人员上访为讨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2-292017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第五期“理论与政策”研讨会,本期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先红。田先红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长期关注信访制度、农民上访和基层治理问题。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信访局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基金项目等课题。
本次研讨会上,田先红老师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社会剩余的行政吸纳——以珠三角地区流浪人员上访为讨论中心》。田老师首先回顾了信访制度的演变以及我国对于信访的管理办法,然后,以流浪人员上访者为研究对象,阐释社会剩余被吸纳进行政体制的过程、逻辑和机制,进而解释信访制度属性和功能变化的内在逻辑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的重大挑战。
田老师通过珠三角地区一个典型的流浪人员上访案例,梳理其中社会剩余的行政吸纳的过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他指出,在我国社会中,有部分人群居于社会管理体制边缘地带或者游离于正式社会管理体制之外,长期以来,收容遣送制度是国家治理社会剩余群体的主要制度依托,收容遣送制度背废除之后,社会剩余群体的治理面临新的困境。田老师以他在调研中获取的流浪人员上访的经验材料为基础,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学术层面和经验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他介绍的流浪人员上访的案例中,流浪人员的诉求造成了当地民政部和公安局都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也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尴尬局面,这反映了我国信访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在收容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的时候的一些顾虑,比如如何应对隐藏在流浪人群中的犯罪分子的问题。田老师强调,在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之后,地方政府缺乏对流浪汉群体采取强制措施的合法渠道。社会剩余通过信访制度进入行政体制,这构成了我们理解信访制度政治属性弱化而行政属性强化的重要微观机制。近年来,国家在人口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努力,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口游离于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之外,各类社会剩余群体将不断涌入信访系统,持续影响中国社会秩序稳定,亟待国家妥当应对。
本次研讨会由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诸多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并与主讲嘉宾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供稿:国发院教师与博士后事务部;图/文 实习生 梁坤)